第A7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老外生活圈”看宁波软实力

    背景链接

    国际吸引力,宁波还差在哪里?

    上个月,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了“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本次评选中,位列全国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合肥、青岛、深圳、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广州。

    大家发现了什么?这份国内唯一完全由外籍人士参加评选的榜单,从2010年首次发布至今8年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宁波,竟从来不曾上榜。对外籍人士的吸引力是国际化软环境的重要指标。宁波在这一方面,和其他新一线城市比较,究竟差在哪里?

    外籍人口占比宁波并不差

    在英国地理学家彼得·霍尔的定义中,世界城市应该具备人口中心的特征。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往往集聚了世界级的资源,也因此具备吸引国际人口流动的能力。

    据联合国相关普查数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国际人口占比在10%以上,而这一数据在中国仅为0.04%。在中国的外籍人口都分布在了哪些地区?记者整理了近几年来权威网站与媒体发布过的外籍人口数量信息及占比,按常驻人口数排列出如下表格。

    结合相关报道看,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超过60余万常住外籍人士中,有大约一半分布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在新一线城市中,苏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均有着超过1万的外籍人口数量。

    据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从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中旬,在甬工作的外籍人士为2859人,加上留学生、家属和差旅人士,在宁波生活6个月以上的外籍人士在8000人左右。

    对比本次“外籍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宁波的常住外籍人口数及其占比,仅相对合肥而言有明显的优势。不过,宁波外籍人口体量虽然较小,但从占比来看与苏州、杭州等长三角新一线城市差距并不大。

    宁波还差点什么?

    为什么外籍人士倾向于选择以上城市?根据榜单去年对约2.5万名住华外籍人士的抽样调查,超过一半的外籍人士来华时受到了“就业机会”的吸引。在影响外籍人士选择城市的因素中,有55.3%的参与者看中城市的环保与污染情况,有超过40%的人认为“出入境方便程度”与“居留方便程度”非常重要。

    杨丽莉也认为,宁波在医疗方面离国际化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的私人医生系统、面向外国人的医疗保险体系已经相当健全了。而在宁波的外国人,仍然有不得不因病前去上海就诊的例子。”

    “出入境方便程度”该如何解读?一方面,这可能包含了国际交通问题。从2016年发布的《宁波城市国际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宁波的国际航班航线和其他城市比相去甚远,同为新一线城市的成都已达100条,而到2015年我市还仅10条。这就意味着有意向来宁波差旅或工作的外籍人士,不得不先从北京、上海等地转机再进行落地。

    另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行政手续和办事流程的问题,折射出公共服务水平。在杨丽莉看来,关于服务外籍人士的信息均分散在各个部门,作为中介服务机构,他们不得不花费很长时间抓取相关信息。时间一长,用户的服务体验就下降了。若是能有一个将外籍人士所能遇到的就业、工作、生活等信息全部整合的平台,从机制上便能有所改进。

    幸运的是,2018年3月,宁波已开出首个外国人口岸落地签证,让外籍人士可以“最多跑一次”。换言之,宁波的出入境方便程度或将于不远的将来取得更多成效。

    最后,当我们跳出“人居环境”来看“城市国际化”,我们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该思考:这座城市的产业基础和相关行业的前景,是否足够满足外籍人士的个人发展要求?上海能以世界级金融中心带动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中心,那么宁波可否成为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的中心,从全世界“引流”?

    国际化人才的加盟能为相关产业注入活力,也能间接带来一轮配套设施的跟进;而产业的发展和服务的跟进又将反过来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可以设想,当这一良性循环形成后,人们也会以更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些外籍人士:不再把他们当成“珍稀物种”看待,而是意识到,他们和你我一样,我们同住一个城市,共享一种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