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乐骁立 23日,由甬商总会、市社科院、东南商报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财经沙龙“12A茶座”迎来第二期。讨论的是目前制造业领域乃至整个经济与资本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工业互联网”。 为什么定这样一个主题? “我们有三方面考虑——首先,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与人的连接革命基本结束,数据驱动在消费端的模式日趋完善。而物与物的连接正在飞速发展,特别在工业领域的互联互通大幕正在拉开。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央提出了‘数字中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数字浙江’,而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因此,作为‘中国制造2025’全国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既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条件,更担负着工业互联网发展排头兵的责任。第三,杭州、深圳等城市因消费互联网迅速崛起,培育出一大批大型企业,形成特色产业。宁波能否抓住工业互联网这个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乎宁波这个城市的未来。”主办方之一宁波都市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南商报总编辑唐慧卿表示。 因此,12A茶座这次请来了奋战在工业互联网最前线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头部企业的专家,开启一场头脑风暴,一起为宁波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把脉问药,助力宁波决胜新时代制高点。 本期参加讨论的嘉宾 都市报系董事长、东南商报总编辑 唐慧卿 甬商总会副秘书长 胡学健 市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 苏志杰 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 丁 乐 雅戈尔集团IT总监 章凯栋 均胜电子技术总监 宗 嘉 舜宇光学战略发展中心部长 李庆喜 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傅 磊 中国电信宁波制造业融合创新中心总工程师 吴程科 南自智能科技董事长 夏雪松 A 风暴开启、各抒己见 在行业资深研究者与从业者眼中,工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在基础设施供应商、来自中国电信的吴程科眼中,工业互联网的落脚点在一个“联”字上。“互联网就是一场连接革命,消费互联网是人和人联、人和商品联、人和手机联。而制造业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的连接最为重要,只有先连接,才有这张网,才有走向智能化的过程。” “从市场本身来说,互联网要做的是三件事——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交付,工业互联网就是要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达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模式。”李庆喜从市场价值理论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 “工业互联网这个词是新词,但这个事早就有了。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军事武器领域——M2M(武器到武器),通过一系列战争数据形成数据链,决定武器的执行操作。这里要强调的一个概念是,工业互联网绝不是单纯的工业和互联网组合,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丁乐博士从源头介绍了工业互联网。 “宁波的IT产业相比国内的一二线城市,确实存在短板。从2006年开始至今,浙江全省软件信息服务业的90%产值在杭州,宁波仅占9%。因此,宁波才极力谋求抓住工业互联网这个风口,争取打一场翻身仗。”苏志杰从政府层面介绍了为什么宁波要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原因。 随后,苏志杰对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解读:“首先,工业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或终端用户是制造业企业,当然前提是这家企业首先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第二,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海量的工业数据,消费互联网的数据是天然标注的,而工业互联网的数据需要连接设备而取得,因此物联网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因此《国务院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基础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而其目的是重新配置制造业领域的资源。” B 宁波工业互联网目标明确 那么,目前宁波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培育重点方向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引导性与建设性的思考? 苏志杰又做了进一步的政策解读:“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中央提出‘互联网+’战略后,宁波积极响应,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制造业+互联网’的概念,并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 “宁波目前主要培育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类型分几种,一是消费个性化的定制平台,二是装备企业的远程运维、监控平台,三是消费终端的物联网平台,四是工业互联网控制操作平台,五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安全平台。” 而宁波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基因。“无论从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数据、经验还是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宁波都优于杭州。”夏雪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