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智库 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设计进入3.0时代

宁波诞生“新物种”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谢晓江 方水达

    昨天,宁波市一年一度的工业设计盛典“和丰奖”即“工业设计周”活动拉来序幕。在宁波各大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公司展示一年成果的舞台上,工业设计在宁波的发展轨迹、趋势与破解问题的路径一一清晰呈现。

    趋势已经显现

    每年宁波的工业设计周,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的主旨演讲已经成保留节目,他高屋建瓴的趋势性分析也是最为人所期待的。

    “人类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耕时代到工业化革命之前是设计1.0的时代,这个时间段内的设计基本是工业美术设计,服务于机械化劳动;第二阶段是工业时代的设计,也就是2.0时代,其特征是钢铁、玻璃、塑料等新材料出现以后呈现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如今则是全球知识网络时代,工业设计也进入3.0时代,我把它定义为创新设计。”潘云鹤表示。

    而创新设计有五个大趋势。首先是科技对产品的持续改变,以Tesla Model 3为例,从满是按钮的汽车内饰,到现在只有一块大屏幕的Tesla Model 3 ,设计语言的变迁固然是一方面,而造成这一转变更大的因素却在于科技的进步。

    第二个趋势是服务与交互对硬件的持续提升。从小米的小爱同学,到阿里的天猫精灵,我们看到太多的智能音箱,硬件的想象力由于其背后的服务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原来单一用途的输出设备,在物联网支持下,瞬间变身服务设计的一个新触点。相信这样的趋势将会在更多产品上得到印证。

    第三是更几何的造型。在《东南商报》此前的匠心板块中,我们多次看到了极其简约的几个构造,如宁波科创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卷笔刀、宁波浪潮设计的黑球S7wifi智能行车记录仪等等。

    第四是更大胆的色彩,2017,苹果官图中iPhoneX的屏幕简单直接,就是一抹亮色,不可不谓之大胆。第五则是出乎意料的材料选择。

    改变正在发生

    宏观上有整个行业的大趋势,但落到宁波,更多细微的变化则显得朴实。

    “最重要的是认清市场的真实需要与痛点。”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设计师杨涛说。

    在本次和丰奖的评选中,公牛有两件产品获奖,亮点就在一些精准的微创新。

    第一件产品是外观上平平无奇的灯带产品,如果杨涛不解释,根本不知道创新点在那儿。首先,灯带内部的发光面由平面改为了弧形曲面,如此折射与反射的面积、均匀程度便大大提高,照明效果大幅提升;其次,在接电的接口处增加了一个防水装置,防止了漏电;第三是在灯带表面印上了米数刻度,方便电工购买与安装时预估和裁剪。

    第二件产品是防雨淋的插座。“我们在居民区看到一位老大爷在雨天要给电瓶车充电,他剪下一个大可乐瓶上部,罩在插座上,线从下方穿出。这就给了我们灵感,宁波菜场多、水产市场多,又是多雨城市,这种需求一直存在,于是我们就做了这款防雨淋插座。”杨涛说。

    “如今,制造业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知不同了,要求不同了,更加明确,更加苛刻。我们的流程,团队的组件也变得更加专业。”宁波大业工业设计公司负责人刘威表示。

    改变的不仅是设计公司本身,创新设计产品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渠道也不断变化。

    “前年3月,我们在淘宝众筹上推出的一款车载控温杯,这款杯子以汽车中控点烟器插孔为能源接口,可以将杯中的水加热到想要的温度,用来冲咖啡、奶粉、泡面等。”宁波奥可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学渊说。

    破解正在进行

    “尽管成果斐然,但我市工业设计发展仍存瓶颈。其中,设计人才流失严重,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是我市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赵建国教授坦言。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师多数处于10~20人的阶段,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仅占设计师总量的3%左右,高级工业设计师、中级工业设计师与杭州相比仍有不足。另一方面,受企业规模限制,整个区域设计氛围营造不够,设计人才发展空间较窄,导致培养了几年的设计师因为没有上升空间,往往会选择向杭州、上海等城市转移,造成了“招不到,养不起,留不住”的设计师人才困局。

    对于这一瓶颈,月立产品经理宋晓闯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但专业人才引进陷入“找不到、留不住”的怪圈,成为企业的一块心病。而在大叶股份,人才问题也让该公司研发总监朱典悝头疼不已。他告诉记者,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公司不得已只能在其他城市设立研发中心。

    如何解决宁波工业设计人才短缺的难题?相关专家给出了建议,赵建国认为,宁波要完善和落实工业设计政策体系,将工业设计更好地纳入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政策体系中,着眼于精准施策,重点扶持工业设计基地、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大赛、产业对接和成果转化等平台载体建设。

    宁波工业设计联合会秘书长周佳奇建议,宁波应加强工业设计中心、基地和特色小镇建设,组织好工业设计中心的复审和评定,提升工业设计中心的龙头作用,加强工业园区基地和特色小镇的指导推进工作,更好发挥其在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集聚及辐射带动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