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百货求变的宁波样本

看宁波二百如何“破茧成蝶”

    记者 崔凌琳 见习记者 马欣宜

    同策咨询研究部发布的一份“2014年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早在2014年,宁波人均商业面积就达到2平方米,超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宁波全市已建成、在建或待建的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更有六七十家之多,传统百货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态势。

    加上电商的夹击,不少商场不堪重压,应声倒下,“传统百货如何化危为机、破茧成蝶”成为商贸人们越发迫切探索的课题。

    而在这场厮杀中,宁波最老牌的百货商店——宁波第二百货商店无疑是成功者,至今顾客盈门。它究竟有何制胜法宝?

    “变则通!”宁波二百总经理黄炎水用这三个字道出了“家业常青”的要义。

    从商业企业开始实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到商场经营重点的切换,以及客户定位的不断精准化,整个二百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历史。

    1 唯变不败

    从业39年、当了33年的二百总经理,黄炎水对宁波二百及宁波商业的发展变迁了如指掌。

    “计划经济时代,商品都是统一分配好的,总共就这些商品,在谁家买都一样,‘四放开’以后,则要看哪家商场的进货渠道广、经营能力强、服务水平高。”黄炎水回忆,“90年代初,中山东路两侧涌出了一大批现代百货商场,竞争随即进入白热化。”

    当时,颇具前瞻意识的黄炎水已意识到,如果没有特色和竞争力,将无法避免被淘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992年,宁波二百联合宁波百货公司,组建了宁波中百,于1994年上市。1995年初,敲响了“中山东路改造第一锤”——原来的二百商店被尽数拆除,在原址重建起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的现代百货商场。

    改变的成效几乎立竿见影。开业当天门庭若市,开业一周年实现销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155.53%。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家电一直是二百的一块特色招牌。当时,宁波家电行业普遍采用“代理商模式”,销售点分散各百货商场及专卖店中。当时家电为二百贡献的年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而随着苏宁、国美等家电零售巨头强势入驻,直供模式应运而生,并很快被宁波家电界采用。

    百货商场的家电在价格、集成度与专业性上都无法与专业卖场竞争。黄炎水果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家电领域撤出,取而代之的是加大女装阵营的布局。事实证明,二百再次搭上了正确的班车,当年销售额不降反增。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