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智库 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开放 大制造 大文化

    大制造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坚持“制造立市”,工业总量在浙江居首,拥有雅戈尔、方太、奥克斯等知名工业产品品牌。品牌之外,宁波在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纺织服装4大领域的产业集群,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2016年,宁波成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2017年宁波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超过3000亿元、2000亿元,增长9.6%和22%。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打造“3511”新型产业体系,“3+15+X”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市本级财政统筹安排三年150亿元扶持资金。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产值增长27.9%,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20%。千亿级、行业骨干、高成长等三类培育企业产值分别增长31%、24%和37%,新增全国企业(产品)单项冠军15个。

    攻坚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07亿元。舜宇智能光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吉利汽车整车生产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上市公司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1家,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1000家。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427.3亿元,增长8.1%。金融业稳步提升,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5家。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现,中国保监会14条支持政策落地实施,全省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设立,新增保险创新项目29个。港航物流业发展迅速,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箱,增长14.1%,

    但与十九大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宁波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还存在结构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从产业结构看,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对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等。

    2017年宁波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5%,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2017年,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6.7%,与苏州的50.8%差距甚远;新经济新动能培育成效不明显,2016年杭州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约为宁波的13倍,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约为宁波的2.74倍。

    从产业能级看,制造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不长、智能化程度偏低,2016年宁波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的27.4%和发达国家的平均40%以上。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格局还没改变,我市各类开发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为226万元/亩,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8.9%,比上海低22.1%。

    宁波具备工业大制造的实力,但“宁波制造”更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而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是宁波最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宁波制造”最具优势的地方。

    2017年,中国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成本压力增大以及经济下行趋势迫使中国制造企业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去拥抱新兴技术是当前的重点,发展智能化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建立自己的品牌,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临港工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可以由高科技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产业。新加坡现在是花园城市,但它在全球也是第二大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关键是准入门槛高、空间规划以及生产线的流程。去年宁波GDP增长7.6%,很大部分就是临港工业贡献的。

    对宁波来说,宁波的产业还是应该学德国,扎扎实实,不能“一窝蜂”。宁波只要把自己的制造业,把智能制造搞上去,这块潜力还是相当大的。比如汽车产业、服装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2010年德国公布的《高科技战略2020》即“德国工业4.0”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指导发展的创新政策,其中包括建立高效的公共物流组织,构建多式联运物流节点和智能化的交通组织架构。智能化物流更是最大的特色。通过实现智能生产“一体化”和最透明的生产物流构建了一整套的智能物流体系,这是值得宁波借鉴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德国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工厂“取经”,在宁波也建立一个试点工厂,逐步实现智能一体化。还可以将中国制造2025与此对接。

    德国的服装业作为德国第二大消费品行业,包括皮革企业在内,共有约1400家企业,每年创造销售额约300亿欧元,本土的从业人员超过11万人。德国纺织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产业用高科技纺织品的成功。产业用高科技纺织品是经过专门设计,具有工程结构特点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德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制造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两年一度的德国法兰克福Techtextil展览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展览。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大文化

    宁波文化底蕴深厚。宁波做文化,是基因文化、地域文化。从象山港的海洋文化开始,一直到河姆渡文化、阳明文化、弥勒文化,宁波有与生俱来的“大文化”。

    宁波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自然资源有国家5A级雪窦山风景区和溪口风景区、东钱湖、四明山、丹山赤水风景区、五龙潭风景区、松兰山海滨度假区、达蓬山旅游度假区等,人文资源有河姆渡遗址、天一阁博物馆、慈城古县城、郑氏十七房、梁祝文化公园、天下玉苑、前童古镇、雪窦寺、阿育王寺等。只是宁波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全国性的认知,这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对于宁波这种地域文化的打造,关键就在传承、弘扬、发展。因此,宁波在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时,除了具有“东方文明之都”的一般要素外,还应凸显地域文化特色,需要着力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并结合人文、旅游等相关产业,谋划、选准跟宁波产业有高度关联的重大文化活动。

    比如,运用和激发“阳明文化”。王阳明是国际文化名人,他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完人”,在日本的影响力也巨大。倡导“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启蒙价值无异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先后10多次提到他,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阳明文化,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同时作为我国海洋文化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两大系统之一。宁波不应该只盯着、只宣传河姆渡文化中水稻文化不放,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作为百越文化的母系文化,河姆渡文化形成了覆盖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百越文化,并影响着菲律宾乃至太平洋众多岛屿的文明进程,它不仅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文化起源,也展现了华夏大地海洋活动的曙光。可以说,河姆渡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萌芽。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就已逐步传播到浙江沿海、台湾,以及日本群岛乃至遥远的太平洋岛屿。

    宁波的弥勒文化源远流长。史料记载,弥勒佛的转世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时的奉化僧人。圆寂之后,肉身葬于城北封山佛塔寺。千余年来,奉化都被称为弥勒应迹圣地。在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和时任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提议下,奉化在雪窦山上用三年时间,修建了高33米的弥勒大佛像。并且每年举办一次弥勒文化节,到2017年已经举办了十届文化节。弥勒文化节也成了宁波的一张佛文化名片。

    现在国家重新重视起了海上丝绸之路,习主席提出要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河姆渡文化就是宁波手里的“金字招牌”,要好好利用。

    宁波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前有多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后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宁波也是个被低估的城市,许多的优势与资源都不为人所知。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宁波要继续砥砺前行,不懈发展,争取早日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流城市行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