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术功底会有很好晋升优势 企业家代表:宁波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万炯 赛尔富是一家专业从事照明电器及配件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研发为驱动的,每年对电子、机械类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会有比较大的需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子们有技术功底,以后在企业内部无论哪个岗位都会有很好的晋升优势。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的脚步声已日渐清晰,传统企业寻求变革,向智能制造靠近,所以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需要的也是IT方面的人才,以及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人才。可以预见的是,制造业亟待“转型”,IT人才将会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一个群体,这其中工程和工艺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除了大学四年不要荒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实践的机会,而且是结合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实践,而不是为了“实习”而去找一些非相关的事情做。 经常听到我们的人力资源同事会为一些毕业生感到惋惜,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荒废了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甚至沉迷于游戏中不可自拔,一转眼到了毕业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找工作很难。 而除了一些社会实践以外,学子们如果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竞赛,也是企业比较看重的地方,一方面说明学生所学的专业能力比较扎实;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心态积极进取。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曾说过: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的勇气。古人说得好,“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处在一个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学子们怀着梦想乘风破浪才是最好的姿态。 机会属于具备强大学习能力的人 企业家代表: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 自2015年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众多制造企业开始探索转型路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词,而智能制造最核心的是技术人才。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学仪器和光学元件、组件的专业制造企业。作为一家精耕于光学显微镜的高精尖制造企业,技术是每一件产品中的DNA,也是企业之所以不可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一直对具备研究能力、开发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保持源源不断的渴求心。 很多时候,永新光学选择去杭州等地进行招聘。诸如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关学科毕业生颇受我们企业欢迎。但是,面对这些外地知名高校的人才,又一个问题搬到了我们的面前——如何留住这些外来的人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当思考这一问题时,我们发现,对于本土构建高精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渴求正在与日俱增。 当然,我们也惊喜地发现,诸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大学等本土大学,也开始主动与企业共同联合,去探求一个学生与企业双方互利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越来越多同时可以在学术与实践中有所建树的人才。他们所产出的论文,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真正推进与改善实践。 透过永新光学现有的人才组成,公司大致可以给出一张优质人才的需求“清单”。 首先,作为工科学子来说,扎实地掌握各类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绝对是大学生涯中必须摆在首位的任务。只有吃透所有的工学基础,才可以在未来的实践中保持最专业的水准;其次,学子们在学校除了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多学习一些管理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在未来,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需要一个人才能够拥有多重能力——他不仅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对自己、对他人的管理能力,以及对待任务的统筹能力等等。 在多技术融合的时代,跨界融合会成为常态,所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我想说的是,趁着年轻,学子们需要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与强大的学习能力,工作内容势必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更新迭代,当然,它也需要从业者保持最强的热情跟着它一起跃动成长。机会,永远会等待着那些具备强大学习能力的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希望我们的学子们“不惮风霜与辛苦”,在青春年少时,不要收起奋斗的桨,卷起扬风的帆,将青春的风采刻写在梦想的星空中,并且记住人因奋斗而精彩,青春从来与激情相伴、与奋斗为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