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财富 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角兽基金”高调开售 是否值得纳入钱袋?

    收益或只是“看上去很美”

    “‘独角兽基金’一经问世,炙手可热,可谓意料中事,毕竟‘独角兽基金’头上顶着‘独角兽’的光环,这是当下A股市场最火爆的概念了。”资深基民吴小雅声称。更何况,“独角兽基金”还能参与独角兽CDR或IPO战略配售,这一点,仅看5月8日上市的药明康德已上涨数倍,就已令投资者心动不已。

    不仅于此,“独角兽基金”的费用很低。记者了解,个人投资者认购费率仅为0.6%,管理费率在封闭期间为每年0.1%,托管费率在封闭期间为每年0.03%。

    然而,哄抢的行情,往往容易让投资者作出冲动抉择。而实际上,多家银行资深理财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倘若投资者希望通过‘独角兽基金’获取短期收益,或者期望能够有年化好几十的收益的话,那么,建议投资者勿要抱太大希望,因为短期内基金主要还是会以固定收益仓位为主,整体收益肯定达不到过高的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根据规定,可以进行战略配售的公司一是发行CDR的公司,而从目前来看,这类公司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除了BATJ外,也就只有网易、小米等几家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节奏也是受到管理层调控的;二是首发规模在4亿股以上的公司,对于一般的独角兽公司来说,首发规模是不会超过4亿股的,如药明康德与宁德时代,首发规模都在4亿股以下。因此,能够进行战略配售的公司数量其实是十分有限的。而在少数进行战略配售发行的公司当中,能提供给“独角兽基金”配售的份额更加有限。毕竟独角兽公司进行战略配售有着各自不同的考虑。如富士康的配售,20家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募基金,即便作为合作伙伴的BAT,配售金额不过就是3亿元左右而已。更何况目前在海外市场,BATJ的股价已经不低,如果CDR询价放开23倍市盈率的限制,那么,其发行价就有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如此一来,即便是参与战略配售,其收益也会大幅减少。

    当然,也因为“独角兽基金”更是一种固定收益类基金,这意味着基金的收益主要来源将会是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也就决定了这类基金的投资风险确实相对较小,而收益或略高于固定收益类基金。因此,这类基金或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诉求。

    都说独角兽企业大多资质良好,但是,投资独角兽的基金就一定靠谱吗?

    事实上,从独角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来看,破发情况亦频繁出现。例如平安好医生作为港交所上市新政后首只上市的“独角兽”,上市次日即告破发。

    此外,同在香港上市的多家亏损或微利的内地“独角兽”公司如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因被认为是新经济的代表而大受追捧,均获得了很高的估值,上市后股价却无一例外冲高回落。同样,视频网站“独角兽”爱奇艺、哔哩哔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后遇冷,上市首日即破发。种种前车之鉴,或许有必要提醒投资者冷静以对。

    哪些人不适合购买?

    “独角兽基金”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差,变现难。如果你是满仓赌一只股票,希望三年后涨几个涨停板的人群,或是热衷短期投资,并不适合购买这类基金。

    如果你完全冲着打新去的,或者说被基金名称所吸引,觉得这类基金具有“打新”机会。那么,建议你不要购买这种基金,因为它不是“打新”基金。

    另外,完全冲着权益投资去的人也不适合购买。因为“独角兽基金”实际上是一个混合型基金,并不是权益类的基金,其60%投资资金跟踪沪深300股票指数;40%投资资金跟踪中债总指数。

    哪些人适合购买?

    风险偏好比较均衡且比较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可能适合于去购买这种基金产品。

    第一类是有长期规划的人群。比如计划三五年的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的投资者;第二类是资产规模很大的人群。购买这类基金主要用于平衡资产和分散投资风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