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贾跃亭 |
6月25日,贾跃亭控制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公司宣布,正式通过美国政府CFIUS(外资投资委员会)审批,完成20亿美元首轮融资,创始人贾跃亭亲任首席执行官。 此轮融资,FF引入了恒大集团投资。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约合8.5亿美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时颖与FF成立的合资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FF原股东持股33%,管理层持股22%。 此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恒大的投资是救命钱,否则FF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这意味着,贾跃亭拉来了“首富”许家印,再次续上了一命。 从负债累累的乐视,到融资20亿美元的FF,贾跃亭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解套的呢? 2016年底,乐视的资金链危机雪崩式来临,供应链欠款、大规模裁员的负面消息不断,乐视面临造血、股价、债务等风险,正是贾跃亭骑虎难下时。 2017年1月13日,贾跃亭找来了山西老乡孙宏斌,后者给乐视投资了150亿元,企图缓解乐视危机。不久,贾跃亭申请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务,专任董事长一职,总经理由梁军接任;6月13日,贾跃亭卸任乐视控股法人代表,转让给吴孟,同时,吴孟也取代贾跃亭的姐姐贾跃芳成为乐视控股经理;7月6日,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7月21日,孙宏斌成为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董事长。 至此,贾跃亭用三步完成了自己与上市体系的剥离,放弃了这座自己亲手建造起的“帝国”控制权。 之后,贾跃亭开始了新的征程——离开中国,抵达美国,他要“专心造车”。 不过,从2017年贾跃亭开始造车以来,FF融资的消息就没有停止过,同时,FF破产、控制权旁落、贾跃亭辞职的负面消息也没有停止过。即便如此,贾跃亭没有放弃过融资,媒体曾报道他奔走于香港等地寻求资金。“只要有钱了,FF能撑住,做出好产品,就是对投资人最大的负责。” 2017年12月,贾跃亭在内部员工大会上宣布,FF完成超过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两个月后,贾跃亭再次宣布,FF获得15亿美元融资,基本满足IPO之前的股权融资需求,并承诺在2018年底交付第一批量产车。 在2017年底的FF控制权“宫斗”的戏码中,FF开除了CFO与CTO两名高管,其CFO曾经为FF找到意向投资者,但前提条件是要求贾跃亭和原始团队退出。贾跃亭并不同意,曾多次表示,至死不会放弃FF的控制权。 这次恒大的入主给了FF一线生机。贾跃亭需要感谢许家印,虽然这笔投资让贾跃亭丧失了大股东的地位,但没有稀释贾跃亭对FF的控制权——FF将采用AB股模式,贾跃亭作为创始人和CEO享有“1股10票”的权力。 FF的融资能力是否过硬难以知晓,但许家印的这笔投资,一定会在贾跃亭的解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