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观察家 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红海中找痛点 你或许能见到紫海

    记者 薛智谊

    1 最近参加了本报组织的微信群友交流活动,听搜布创始人兼CEO程小军讲述他的创业经历。这位连环创业者先后做过3D试衣、服装定制平台、3D面料成衣效果展示软件,都没成功,后来推出了一款基于移动端的面料匹配服务APP才绝处逢生。4年来,面料匹配服务APP聚集了10万面料供应商和30万遍布全国的采购商,每年交易额超百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轻纺B2B移动交易平台,累计融资额近1亿元。

    搜布闯入的是传统纺织服装领域——这个被很多人视为竞争激烈的红海。但红海中并非没有机会。由于解决了面料交易的痛点,搜布在红海中找到了一片紫海。

    “紫海战略”是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斯蒂芬·卡明斯提出的一个概念。蓝+红=紫,蓝海是短暂的,所有蓝海都将被染红;红海是个表象,任何红海中都隐藏着蓝色的水域,所以红蓝交织的紫海,才是市场的常态。“紫海战略”是要让在红海中被遗忘的角落变蓝。企业一方面要把红海里的现有业务做好,另一方面,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把“蓝色领域”从红海中分离出来。

    2 宁波是服装大市,有“中国服装之都”之称,但在这个传统优势产业里,我们的思维似乎传统了些。大企业延续着发展的惯性,它们当然也有创新,但似乎还不够。江苏的服装企业“海澜之家”,定位为“男人的衣柜”,采取托管式加盟、标准化经营,即加盟商不参与门店管理,其商品投放、门店管理、经营方式等所有工作全部由海澜之家进行标准化管理,甚至连门店选址都由其确定。在服装企业业绩纷纷遇冷的大环境下,海澜之家成为“另类”,市值突破600亿元。

    山东的红领集团在服装红海中找到了一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紫海,后更名为酷特集团。在他们的车间,衣服是一人一款,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个性化和大批量,似乎是一对矛盾,但酷特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化解了这对矛盾。这“和而不同”的背后,是柔性化生产。只能小批量、多品类、快速生产,并不是真正的柔性化生产,能在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之间任意切换才是真正的柔性化生产。“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种优雅自如的背后,又凝聚了多少研发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呢?

    在传统模式中,工业制造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层,制造企业付出最多,但收益最少。酷特集团通过打造C2M(顾客对工厂)商业生态,将微笑曲线反转,工业制造就处在了最上面,从而找到了一片紫海。当制造企业去掉所有的中间环节,直接对接消费者,而且通过柔性制造提供个性化产品,这样工业制造的利润就提升了,消费者也可以买到厂家直销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宁波的服装产业,不仅需要优秀的买手,也需要策划和营销高手;既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脑洞大开,大胆想象。

    3 迷人的蓝海碧波荡漾,让人向往,但有时却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蓝海战略有时也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有效。宁波不少企业底子薄、积累少,想寻找蓝海市场,谈何容易?一旦全力投入,可能覆水难收。驶向蓝海的航道上,少不了有狂风暴雨。

    蓝海找到了又能怎样呢?现实中蓝海瞬间变成红的案例还少吗?团购兴起的时候,“千团大战”如烈火烹油;共享经济流行时,摩拜、ofo、小蓝单车等一哄而上,如过江之鲫……

    相反,我们熟视无睹的红海一直孕育着机会。因为紫海就是从红海中分离出来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认为,紫海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战略突破。因为在蓝海战略下开拓出新市场,其产品和服务往往需要高端技术的支撑,瞄准的是小众的高端市场,很难做到价格低廉,而紫海战略立足于原有的红海市场进行用户优化,充分利用已有的市场资源、默契的技术支持、熟悉的用户偏好,可以真正实现成本优势。紫海战略的首要标准就是,性价比要比其它企业都具有竞争优势。在紫海战略下,所产出的新产品或服务,具有天然的市场占有率优势。

    4 每家企业在原来的领域都各有优势,没必要盲目崇拜蓝海,相反,依托原有的红海市场,深挖客户需求,打开创意的通道,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很有可能找到紫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那让我们心驰神往的紫海,就在眼前的这片红海中。程小军的搜布,就是在服装这个看似红海的市场,挖掘新的需求,分离出一片紫海,从而创造了一个在蓝海与红海之间的“新物种”。

    宁波一家农场卖土鸡蛋,研发了一种不用火而用石灰等迅速加热鸡蛋的一次性装置,方便在外的人吃到热腾腾的鸡蛋,随时即开即食。它利用鸡蛋这个红海中成熟的市场,进行创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紫海。

    图书销售网站出身的亚马逊也是紫海战略的实践者,它选择了在红海中分离出“电子书”这个蓝海市场,通过出售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把消费者的阅读对象从纸质图书变成了电子产品,同时用大数据为用户进行定制化服务,降低产品价格,最终垄断了美国的电子书市场。

    在这个“悲喜交错”的商业时代,悲观者认为中国开始做什么都不赚钱,因为过去所有传统的商业逻辑正在被颠覆;而奋起者却从传统产业找到痛点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了新的商机,看到了商业重构的希望,正如一位学者说的一样:“在中国经济供应关系发生大逆转的今天,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