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财富 创享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宁波人砸了1000万元 想让天下再无“欠薪之痛”

    记者 马欣宜/文 崔引/摄

    不知不觉,东南商报创业分享会已经进行到第20期了。前几日,公众号“宁波创业圈”发布文章《宁波有个“姜太公”,要做工程界的“马爸爸”》介绍了姜太公网创始人姜正荣和他的创业项目,吸引了各行各业对工程行业、互联网领域有兴趣、有思考的读者来到分享会现场。

    姜正荣真诚地介绍了他的项目,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并谦虚地请在场读者为他的项目“把把脉”。

    A 亲身体验 工程行业痛点之“痛”

    姜正荣自1999年进入工程行业,如今已整整二十年了。

    他笑着说,自己实际上是个包工头。

    但大概做到第八年的时候,姜正荣遇上了破产危机。原因是有一笔大约600万的钱被上家拿走,拖欠了5、6个月的时间。在2008年,这笔钱对于一家最初注册资金不过50万的企业而言,重要性显而易见。

    当时的总承包,态度很好,但就是不给钱。一会儿说银行贷款到期要还,一个月后又说另一个工程中标,缺钱,又一个月后,不好意思 ,前一个工程的账期到了不得不先还……“钱到了谁的手上,谁就是上帝。”姜正荣无奈地说,“这样的社会,让我们这些想好好做事的人 ,没有办法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做实事上。”

    巨大的债务恶狠狠地压到了姜正荣的头上。他一边要债,一遍躲债,甚至不得不先到外地避一避,办公室的玻璃门也被要债者砸得稀烂,整个人狼狈不堪。“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当时我就想,工程行业怎么就这么黑暗?明明我已经把项目做好了啊!”

    2008年,有点情怀的他,通过百度、谷歌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搜罗,找一套他想要的系统:当把甲方的钱收给总包,总包把钱付给分包,分包再把钱付给包工头、民工时,能有一套合理透明的规则、一套保险的支付方式。

    只可惜,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

    有意思的是,姜正荣还真的做过“码农”。他就想:我能不能自己开发一套这样的系统?

    自2008年受到打击后有了这个想法,经过2009年的酝酿,2010年招标买马,准备了整整五年后,在2015年,匀视网络公司注册成立了。

    B “要创业、要投资,一定要有判断”

    为了便于推广,经过各处征集,在去年,“姜太公”这个品牌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截至目前,姜太公网平台已入驻用户479910个,工程施工企业320638家,监理设计咨询等企业50348家,设备材料商21244家,劳务企业/施工队60067家,工程专家27242个……

    然而姜正荣坦言,能做成这个项目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工程建筑行业是’互联网的非洲’,他们几乎是最后知后觉的。”

    首先是创业之初的投资问题。

    创业之初姜正荣做了一个仔细的评估,如果要做出这样一个真正可以用且被社会认可的平台,第一笔资金至少需要一千万,而普通的创业孵化、天使投资通常不会超过300万。有几个人愿意拿出1000万交给其他人做一个毫无雏形的平台?恰好,姜正荣自己就能拿出这笔钱。自己投资自己,一方面更自由,另一方面也会更用心去做。

    其次是痛点。

    “所有的商业和生意都是为了钱。”

    有过亲身经历的姜正荣深耕工程行业,也深谙其中的内幕和痛点。他认为,要解决民工工资支付问题,让民工不会流汗、流泪还要流血,一定要解决钱的问题和信誉的问题,从这两大痛点切入,而这,只能靠了解行业的人来颠覆。单支付这个问题,姜正荣就挣扎了两年。

    第三是技术问题。

    做工程行业的“支付宝”,其中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打造工程支付管理信息化平台,姜正荣总结出了三点:

    依托专业SaaS管理系统;以银行专户锁定资金支付;以工程百科打造企业诚信档案。

    而解决这套系统,他花了整整5年时间,团队除了姜正荣自己,还有高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运维工程师、金融人才、大数据人才等。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有其他企业也想做同类品,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加巨大。

    能够成功打造出这个产品,姜正荣说,因为自己踩准了最好的时机。

    随着技术的进步、4G的降价、WIFI的普及,互联网应用产品自然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如今漫游费也取消了,外地的民工也不必再担心流量问题了。就像滴滴出行,是基于网络和GPS的发展才能顺理成章地成长起来。

    因而,姜正荣强调,“要创业、要投资,一定要有判断。”

    C “我的目标是永远比其他人快两年”

    现在姜正荣的主要产品有姜太公网、太公民工、太公百科、太公专家、太公saas、太公专户/钱包等。“有人说我把战线铺得太开了,确实如此,但我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市场不是照顾所有人,是照顾有需求的人。”

    现场有读者在提问环节问及姜正荣未来的打算,以及如果有建筑软件公司或其他资本想要进入这一行他将如何面对竞争挑战。

    姜正荣答道:“如此大的一个市场,未来必然会有竞争者进入,但我很欢迎竞争,有了竞争,这个行业才能起来。而无论怎样,我都是已经走在了前面的那个,我的目标就是永远比其他人快两年。”

    现阶段,姜正荣还在继续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希望有懂得互联网运营,了解金融、工程行业的朋友能给予支持,共同前行,“这件事,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