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旭辉 宁波的“朋友圈”中,地缘相近、关系亲密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舟山、台州、绍兴等等,各有擅长。如何与它们合作、分工,共同成长? 在浙江把杭州湾打造成为世界级大湾区的战略中,宁波应该做些什么事?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与上海实现直连直通,1小时可达 目前宁波与上海的交通联系,只能说是互联互通。但未来,通过跨海通道的建设,宁波将与上海实现直连直通。 筹划中直连直通的通道,包括沪嘉甬高速铁路、沪甬城际铁路。“宁波2049”指出,要重点加快建设沪嘉甬高速铁路,在链接上海的同时,提升宁波与长三角北翼地区的联系度;同时要尽快启动沪甬城际铁路的研究和建设,加强沪甬直连通道,实现两个城市核心枢纽间1小时可达。 同时,为强化沪杭甬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宁波2049”提出要预留东海大通道,以全面推动构建沪杭甬大湾区。 宁波全面对接上海,不仅仅限于交通。“宁波2049”提出,宁波应积极承接上海全球城市的高端要素导入。其中,包括全面提升航运服务能力,强化长三角的开放能级,沪甬共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全球门户地位的提升;协同智造创新等生产服务功能,支持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更值得关注的是,“宁波2049”明确指出,宁波的前湾新区战略平台,要重点承接包括高端公共服务功能、中高端制造功能、产业创新功能在内的上海优质功能溢出,将之打造成为浙沪合作示范区、建设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引领示范区。 密切“朋友圈”,唱好“双城记” “宁波2049”对宁波与这些城市的关系,分别用了杭甬一体、杭绍甬融合、甬义联动、甬舟同城、甬台合作的提法。 其中,宁波与杭州要创新协同、错位发展。宁波发挥自己智造创新、保险贸易的优势,杭州发挥互联网、电子商务贸易、金融创新特色,两个城市联动,形成浙江品牌。 杭绍甬融合,主要是文旅协同,即充分挖掘杭州、宁波、绍兴大运河特色文化资源,共同建设全球新兴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基地。 甬义联动,是开放协同,建设义甬舟大通道,打造区域自由贸易平台,提升大湾区对外开放格局。 甬舟同城,主要包括打破制度障碍,构建以甬舟一体为核心的功能体系,一起提升宁波都市圈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强化甬舟双城在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同城化建设。 甬台合作,包括在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建设甬台温复合廊道以及二通道等。 宁波进一步密切与“朋友圈”中兄弟城市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全面推动宁波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的含义,一方面,是交通的互联互通,“宁波2049”提出要建设杭甬、义甬舟、甬台温三条区域主通道,实现都市圈1小时交通可达;另一方面,还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共治共保,以及跨界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在生态环境共治共保问题上,“宁波2049”提出,要强化海域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与治理,划定生态协同管控区,对管控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增量进行严格控制,严禁大规模的开山填湾建设,严禁甬绍湾区岸线的工业企业向海湾排放,严格控制甬台湾区岸线增加工业用地。 在跨界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问题上,“宁波2049”明确了北仑-金塘、梅山-六横、三门-宁海等为功能一体化跨界协同区,要推动跨界地区断头路衔接;同时,还明确了宁波-绍兴-台州区域绿心等生态引领型跨界协同区,要强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修复,谋划共建美丽花园,保障都市圈可持续发展。 共筑世界级大湾区 宁波有两大核心战略平台 “宁波2049”指出,承载杭州湾这个世界级大湾区核心功能的战略平台,宁波方面主要有两个:一是前湾新区,一是甬江科创大走廊。它们将突出宁波先进制造和智造创新的优势,引领和推动环湾重大制造平台的协同发展,同时联动杭州江东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构建环杭州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在环湾链接通道建设方面,“宁波2049”明确,要加快建设杭甬城际铁路、杭绍甬环湾高速复线,同时预留环湾货运铁路和大件公路建设通道,以实现人流的直连直通和货流的快速集散与转运。 “宁波2049”还提出,要重塑湾区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湾区。主要内容包括:严格管控各类生态功能区,划定区域协同管控区,加大海洋、湿地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减弱;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治水、治气、治土、清废,推进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建立陆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制定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