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智库 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域旅游与会展业如何融合发展?

    3 全域大营销,塑造区域品牌

    目前,宁波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呈“各自为战、互不抱团”现象。应采取全域大营销理念,对会展和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设计和营销。建议充分发挥市旅游和市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旅游企业和会展公司整合资源规划,联合宣传、市场营销。并与体育部门合作,举办渔山岛国际海钓大赛、东钱湖高尔夫大赛、宁波国际马拉松、东钱湖国际龙舟文化节、溪口中韩登山节、世界内家拳(梅山)健康大会、达蓬山国际滑翔赛等节事活动。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与京沪杭等城市实施会议大使制度。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招揽城市突出领域的代表或隶属于国际协会的代表和会展专业人士,为宁波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论坛牵线搭桥、出谋划策。

    4 定位专精尖,补足会展业短板

    结合宁波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会展品牌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专、精、尖”的国际级会展品牌。

    为此,可结合服装纺织、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中国-中东欧商品博览会、中国消博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宁波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宁波家电博览会、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中国膜产业博览会、中国石化装备博览会、宁波模具博览会、宁波文具礼品博览会、宁波茶叶博览会、宁波文化产业博览会、宁波佛教文化用品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河姆渡农业博览会、中国机器人峰会等展会,提高其国内国际影响力。

    同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主攻的8大细分产业以及新兴产业,谋划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高性能金属合金材料、关键基础件、专用装备、光学膜、电子、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的国际级行业峰会,率先争取上述行业的权威会展落地宁波。

    结合保险创新示范区、智慧城市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细分领域,举办一系列金融财富论坛、智慧城市论坛、养老服务产业峰会论坛、医药健康会展论坛等。把握产业前沿,争取区块链、云计算、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虚拟现实等产业顶级峰会在宁波举办。

    链接已有的产学研资源,助力会展业发展。如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学院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举办航空装备、无人机会展;依托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象山影视城等产业优势,举办国际影视、文创教育等会展。

    5 依托特色小镇建设 联动全域旅游资源

    结合宁波已有的旅游和会展资源,可以考虑在以下几处特色小镇,针对性地整合产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奉化溪口

    建议溪口可借势筹办中的“中国国际智库峰会(雪窦山论坛)”等国际性论坛平台,广泛吸引国内外智库、国际机构和游客来到宁波,构建中国第一的智库产业平台。同时,在现有的弥勒文化节、水蜜桃旅游文化节等基础上,进一步融合蒋氏故居等旅游景点资源,每年举办台湾商品展销会,作为甬台资源推介交流会的长期选址地。以打造国际智库小镇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利用上述平台,将溪口建设成为世界未来学研究重镇、智库小镇、禅意小镇。

    2、东钱湖

    可考虑发挥东钱湖已有的湖滨及水域资源优势,融合帆船、皮划艇等项目,打造高档次定位的水上运动体验中心,并且延伸发展游艇、水上运动器械装备等展会。可结合筹办中的“中国开放论坛(钱湖论坛)”等国际性经济论坛,谋划“16+1”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等国际性重大会展节事活动,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会议举办地,将东钱湖打造成为“揽湖”战略样板、“东方日内瓦”世界会议之都。

    3、宁海温泉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亿人上冰雪”的伟大构想,冰雪运动将成为体育产业的新热点。建议全链化研究、全要素提升,融合冰雪运动、温泉度假、文创艺术、古村文化等多种元元素,将资源整合串连成线。建议引入新兴的滑旱雪等项目,因其具有低能耗、无污染、娱乐性强等优势,可弥补区域旅游产品单一的缺憾。建议政府在用地、税收、配套实施等方面予以“一事一议”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打造天明山四季滑雪场华东总部基地。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赛事效应,将宁海打造成为可走、可游、可玩、可品、可住的华东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集聚更多人气。

    将温泉与中医药、瑜伽等元素结合,筹建中国温泉医疗博物馆,策划温泉节庆,打造国家级的温泉保健疗养基地和国际会议举办地,吸引国际性温泉保健、康体疗养等主题峰会、论坛来此举办。同时,还可利用山地马拉松等户外运动项目,延伸出户外运动装备展销会,带动扶持宁海户外运动装备产业。

    4、余姚、慈溪、石浦、慈城等地

    余姚、奉化、宁海境内均有浙东唐诗之路的沿线节点、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古迹,可组织文学、旅游学、考古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专家共同考证,将沿线资源串珠成链,推进全域旅游,与台州、绍兴、温州等地联合统筹谋划唐诗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余姚、慈溪抓紧挖掘与阳明文化、越窑青瓷文化、浙东文化、中医药文化等题材有关的元素,开办阳明书院、上林湖3.0版越窑、鸣鹤国医馆,从而带动国学旅游与会展。

    象山石浦渔港在盘活现有的渔村观光、精品民宿、节庆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海洋娱乐产业博览会、渔文化博览会、世界海港民俗风情博览会等展览活动,带动水上运动、海洋技术、海洋文化等产业发展。

    江北慈城古镇可考虑发展古建筑、慈孝文化、浙东古运河等元素的全域旅游,结合中国慈孝节、中国古县城文化论坛等开展会展活动。梅山争取邮轮母港项目早日落户,提早谋划F1、F2、F4世界级汽车赛事。鄞州、海曙、北仑、镇海、江北等地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体系,发展市郊“农家乐”旅游,让其成为“山水画、田园诗”“心灵栖息地,生活享受地”。

    总之,要用国际视野来重新认识、规划、促进宁波全域旅游与会展产业的融合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