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申报缴费处处长 尹小平 |
记者 王心怡 实习生 林微微 “可以减征2018年6月的社保费用,而且根本不用企业进行操作,很方便。”在7月份的社会保险费征收中,江北区庄桥街道一家电器公司享受到了“小升规”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带来的福利。 在宁波,像这样被纳入“小升规”减负范围的企业共有2060家,合计社会保险费减负7223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446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2758万元。涉及职工9.4万人。 从全国范围来看,宁波的社保负担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政策范围内,企业等用人单位可以享受到哪些和社保减负有关的待遇和福利?本期甬商微课堂邀请到了宁波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的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历年来宁波持续为企业减负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减轻企业成本要求,不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职工本人,都期待着在社会保险费用方面能有明显改变。 近年来,社保费率过高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之一,降低社保费率的呼声不断,从顶层设计到各省市落实,下调社保费率的工作也快速推进。 目前,在社保5大险种中,占据比例最高的是养老保险。2016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了阶段性降低养老费率:一是,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二是,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 而宁波,早在2013年,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比例就已经调整到了14%,这比国家要求的“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还要低6个百分点,降幅达30%。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我市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始终处在较低水准。 社保中的另一块重头戏则是医疗保险。2016年2月起,宁波市区用人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比例降低了2个百分点,即从11%降到9%(职工本人仍为2%),当年减负金额就达到13.16亿元。 在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方面,宁波也为企业发放了“政策红包”。2016年5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比例从1.5%降至0.5%,三年累计减负金额将达11.6亿元。 2015年10月起,全市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平均缴费比例也从原来的1%下降至0.6%左右,降幅达35%,每年可减轻用人单位经济负担约4.2亿元。 在降低社保费缴费比例的问题上,显然不能全国“一刀切”。宁波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申报缴费处处长尹小平告诉记者,在不影响参保人员待遇和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的前提下,宁波结合实际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为企业减轻社会保险费用负担,增强企业活力。 临时性为企业减负高达8次 除了常规性为企业下调社保费用外,宁波还多次适时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为企业减负相当于企业缴费部分1个月或2个月的社会保险费用。尹小平介绍,到目前为此,总计临时性减负8次。 为引导和鼓励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小微企业做强做大,宁波还出台了《关于对新上规模小微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的通知》。从2014年起,对新上规模小微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连续3年实行临时性下浮。 2018年是“小升规”企业减负的第5年,经市经信委、市统计局确认公布的2015年至2017年度上规模的小微企业,无须办理任何手续,由社保经办机构联系地税征收部门,直接进行减征操作,在7月份征收的社会保险费中,临时性下浮应征月为2018年6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社保费减征的是企业缴纳部分,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不予减征。当月社会保险费的申报、核定、征缴程序不变,企业单位仍按现行办法操作,参保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亦不受影响。 尹小平说,三年来,这项福利已经累计为“小升规”企业减负2.5亿元。同时,他也坦陈,经过多年降费,当前宁波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单位缴费比例已经处在最低水平,目前我市社会保险比例继续下调的空间有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面临压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不确定性也加大。 未来,我市将继续不折不扣执行国家、省有关对企业降本减负的政策,做好对“小升规”企业减负和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比例等工作,同时强化基金风险预警研判,加快建设社会保险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强大数据运用分析,对各险种基金收支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预警。 关于甬商微课堂 甬商微课堂每期将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线上分享,目的是让学习给企业赋能。作为一个“空中课堂”,它没有时空束缚,让远在全国各地的甬商都能通过统一的平台学习知识、共同交流、进步。 甬商微课堂属于线上学习,它和线下活动财经沙龙轮流每周举行,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一个线上或线下学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