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一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宁波,老城区曾经的风华龟裂剥落,但褪不去的是时间淬炼的文脉精华,如何去芜存菁,令饱经风霜的老城区焕发新生? 对症下药,转型升级 2017年,宁波城市化率达72%,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宁波也已经进入了从大拆大建模式转型到品质内涵提升的阶段,站在城市双修的路口,宁波老城区的有机更新该如何前行?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服务中心书记马家双表示,城市有机更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整治类。针对老小区绿化需要提升、需要加装电梯以及屋顶渗漏、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整治提升,改善形象,提升功能。 二是转型提升类。随着东部新城逐步成为城市核心,办公、金融、行政等部分中心城市功能迁移到了东部,因而老三区的大批楼宇,如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及海鲜批发市场等,都面临转型升级。 马家双说:“大多数的旧市场、旧楼宇、老厂房,质量还比较好,且代表着某个时代的烙印,我们将本着社会土地资源节约的理念,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在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或将植入文化创意等新产业,进行功能的转型升级。” 芝士公园是宁波近期旧楼宇功能转型的典型范例。6月23日,由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万科携手打造的芝士公园揭开了神秘面纱,原报业集团旧楼摇身一变,成为一座以教育为核心的商业综合体。星巴克、新华书店、新零售“超级物种”等约70个品牌,60家教育培训机构为大楼注入新鲜血液。辣妈张爽慕名前来,转了一圈后说:“芝 士公园里的业态比我想象中的更丰富、更新鲜。把孩子放进教育机构里,自己在旁边的美甲店做个指甲,中午到‘超级物种’点一块5分熟的牛排,配一罐冰爽的进口气泡饮料,这个暑假的美好生活我已经计划好了。” 工作日,一楼的“超级物种”、各类餐饮店仍人来人往,热闹不凡。功能升级的芝士公园,未来可期。 城市有机更新的第三类是那些确实与区块功能不适宜、保存价值也不大的危房,需要进行拆除重建。拆除危房后的地块优先用于做什么? 马家双说:“令老有所养,幼有所伏,把功能和生态环境修复起来,并优先满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然后再考虑市场化运作、多样化参与,以区域功能综合性的考虑,低消耗用地,提质增效,这也是15分钟生活圈的意义。” 除此之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是宁波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如何使这些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也使居民生活环境能够提升?马家双认为,在破解矛盾时,要采取新的思路。 宁波海曙区房管处负责人表示,目前,秀水街基本已经搬空,而搬迁过程之顺利也令其十分欣慰。未来,鼓楼历史街区或将恢复原有浙东老宁波院落功能,整体以院落式进行开发。然而,由于历史街区基础设施老化、下雨积水等问题严重,街区内的原住民早已搬离,这使得宁波原汁原味的精气神没能得到很好的保留。老百姓希望拆迁,但文化保护区却不能拆;文保、规划部门希望这里有人气,像张大爷一样的原住民却不想再住旧房子,这些矛盾也着实棘手。 为此,马家双提出,在保护和利用时是否能对基础设施进行同步更新,以自愿原则留住老宁波人,并植入旅游开发等公共业态,让历史街区活起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秀水街、永寿街、白衣寺,能否参考北京南锣鼓巷,在街巷公共部位植入业态、开发旅游,在私人院落部位挂上“私人宅邸、游客止步”的牌子,将纷扰隔离。 显然,城市有机更新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马家双强调,老城复兴,不能一味推倒重建,也不能单单涂脂抹粉。不能今天停车位改造,明天装电梯,后天粉刷外墙,再过两天又要加装充电桩,所以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要因地制宜,以问题为导向,成片连片,单元划分,采取组合拳,系统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