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上周落下了帷幕,在欢庆法国夺冠的同时,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克罗地亚。大家才发现,在这个人口仅400余万的前南斯拉夫国家,每一位球员的个体命运都交织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身穿球衣为球员们助威的总统,从小用踢球抵御无情战火的莫德里奇……他们的故事勾起了我们对克罗地亚的好奇:世界杯会给这个国度带来什么?它和宁波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世界杯如何影响克罗地亚经济 让我们先用简单的数据勾勒克罗地亚的形象。克罗地亚北接匈牙利、南连塞尔维亚,西岸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它的人口约415万人,相当于宁波市的二分之一;国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约为浙江省的二分之一。 “世界杯经济”直接带来了克罗地亚当地零售销量的井喷。据路透社报道,克罗地亚当地最大的零售商Konzum表示,在克罗地亚2:1打败英格兰队进入决赛的当天,当地薯片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为了收看克罗地亚与法国的决赛,当地电视机的销售量更是上涨了400%之多。据统计,世界杯三周以来克罗地亚的消费总额已突破20亿美元,逼近去年当地圣诞购物期间的总额。 同样的兴旺还发生在旅游业。长达1.6公里的海岸线、1100余个海岛、亚得里亚海畔的沙滩和碧水、山川湖泊与国家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的克罗地亚一度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因世界杯的到来,花园的大门也为更多的游客敞开。世界杯结束后,克罗地亚国家旅游网站也将莫德里奇为首的克罗地亚足球队放在首页,作为宣传的“招牌”。据法新社报道称该网站的点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 在路透社报道中,一位经济学分析人士Mladen Vedris认为,进入世界杯决赛是克罗地亚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很好的推广。“我认为这次推广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克罗地亚,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我们更需要抓住这次机遇吸引更多投资。” 事实上世界杯背后的克罗地亚经济并非一片晴空万里。据法新社报道,仅830欧元的平均月薪、超过10%的失业率,令不少克罗地亚人选择移民欧洲他国。在世界杯之后,据彭博社报道,作为欧盟最年轻成员的克罗地亚也在考虑是否加入欧元区的问题。世界杯能多大程度上改变克罗地亚的经济现状,还是一个未知数。 宁波与克罗地亚经贸合作的机遇 经历了连续四载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宁波正在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的双向贸易和人文交流的首选之地。作为中东欧十六国成员之一,克罗地亚与宁波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往来。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6月宁波市对克罗地亚进出口3.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5%。其中,出口2.9亿元,进口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和1.4倍。 宁波对克罗地亚主要进出口哪些产品?海关数据显示,1~6月宁波对克罗地亚以出口机电产品为首,约1.6亿元。将这些机电产品细分来看,机械设备出口6400万元,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5275万元。宁波进口的克罗地亚商品以锯材为主,进口4516万元,同比增长1.2倍。 虽然宁波与克罗地亚的双边合作不断升华,但这一数据仍有上升的空间。在中东欧十六国中,宁波的前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分别为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捷克,进出口额分别为43.8亿元、12亿元和10.8亿元。其中,斯洛文尼亚的人口规模为克罗地亚的二分之一,与宁波贸易总额却达到克罗地亚的3~4倍,也许意味着克罗地亚市场仍可以拓展。 宁波中东欧国家合作研究院建议,宁波可以在对外投资和产业合作方面与克罗地亚对接。首先,企业可参与投资克罗地亚的港口运输、造船、码头、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领先的技术、成套的设备和建设的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宁波可以与克罗地亚在旅游业、食品加工行业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第三产业是克罗地亚的支柱产业,而旅游业则占到了克罗地亚GDP的五分之一。因此,这个有着悠久人文底蕴的“欧洲最美的国家之一”也可以吸引更多宁波游客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克罗地亚尚未成为申根区的成员,但已经满足加入申根区的条件。一旦克罗地亚加入已拥有包括法国、德国、匈牙利在内26个欧盟成员的申根区,游客们“一张申根签游遍欧洲”的清单便能再添新成员了。 在食品加工领域,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立陶宛等国一样具有悠久的食品加工历史,宁波相关加工企业可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利用当地优质食品与原料进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往欧洲和国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