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2.0版本支招 A 精准定位 由CBD时代迈向RBD时代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正积极探索“处处是景观,人人是风情,时时可旅游”的全域旅游、产融发展新模式。全域旅游能够将资源变成产品,基于产品做好营销,再利用营销带来人流和销量,进一步形成区域发展品牌效应,助推产业发展,吸引投资,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相对老城区,东部新城拥有较为充裕的土地资源,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较大空间。 全面提升宁波东部新城的定位,参照杭州钱江新城开发的成功案例,明确提出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开发完善要求,打造标志性城市景观,丰富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将东部新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核心新城区。 延伸融入文旅融合发展的功能需求,丰富东部新城的发展内涵。将休闲化、全域化的旅游功能开发理念注入东部新城,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推动该区域由中央商务区(CBD)演变为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以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扩充现有商圈的辐射带动效应,营造贴合注重感官享受与精神放松的现代生活理念的游憩意境,在丰富东部新城区域休闲、居住功能的同时,带动区域实现产旅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和顶层设计架构,根据宁波“名城名都”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围绕东部新城新一轮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规划建设中碰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区域规划,继续完善优化的方向、思路与举措,为东部新城未来发展会诊把脉。 B 优化机制 转向“管、建并举” 进一步优化完善东部新城的开发运营机制,从过去以“建”为主,转向“管、建并举”,再到以“管”为主。以运营为导向,强化招商引资功能,在东部新城现有管理运营组织的框架下,重新梳理整合相关文化旅游资源,引入专业机构,对东部新城文化旅游功能完善和文旅核心区域进行专业规划、业态引入、品牌运营和活动组织,推动东部新城由中央商务区(CBD)时代迈向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时代,联手三江口,共同打造中央活动区(CAZ)。 C 大数据分析 协调发展需求 相比土地和建筑楼房,人的聚集是城市的本质。因此,需要科学分析导致当前东部新城区域人气难以集聚的原因所在。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人从哪里来?”和“人到哪里去?”。 目前,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开展数据库资源合作。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专题开展东部新城的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消费活跃度、城市人夜间活跃度、人才吸引力指数等数据调研分析。依靠大数据分析,提升东部新城精细化规划和管理水平,推动区域功能完善,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基础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整合城市资源,挖掘东部新城区域的发展潜力。 D 点面结合,激发城市活力 基于东部新城目前已有和在建的文化广场、职工之家、市民广场等一批优质的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市图书馆新馆、市城展馆、效实中学东部校区等公共配套服务项目,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辐射效应。 同时,继续进行“软件植入”,完善大型超市、餐饮、咖啡馆、农贸市场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商业、文化、行政、居住等多功能综合开发,丰富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植入多种业态、多类人群入驻的新业态产品,将东部新城打造成为城市中集聚人气的热地、市民生活的福地。 目前,东部新城实际可开发用地面积近40%是水系及其他开放空间,“延展城市风华,衍伸生态水文”,是东部新城开发之初就提出的发展愿景。然而,目前这一区域发展优势还未被完全激活。建议充分利用现有水系优势,尤其是加强明湖周边区块规划,发挥明湖未来在该区块的重要中心作用,延续东部新城水生态文化、业态培养及开发。 围绕“水”主题针对性引入项目,激活东部新城独特鲜明个性和“水乡”风貌特质。可考虑在夜间开辟水上游船等水文主题游览项目,使甬新干河、中央走廊与生态走廊形成的“H”型景观轴线,展示灯光下的新城夜景,塑造宁波城市夜间休闲文娱活动的新符号。 利用后塘河至明湖一带水系,引入一到两家水上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发展皮划艇、赛艇等无污染的户外水上体育运动项目。还可联通周围效实中学等学校教育资源,划分一定的水上运动项目开放空间,用于训练培育优秀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同时,建议在城市生态走廊公园内多铺设游步道和自行车道,建设室外户外运动场地,开展徒步、迷你马拉松、法式滚球等赛事活动。借体育赛事构建“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在丰富居民休闲娱乐生活、美化人文景观的同时,借赛事形成独特的户外运动文化集聚人气,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 E 挖掘文化内涵,展示城市魅力 城市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内涵的挖掘,唯有赋予城市足够的文化魅力,才能使其在新一轮发展中,集聚人气,增添发展助推动力。同时,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宁波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建设。东部新城代表了宁波城市崛起和发展的新方向,是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于一体的宁波核心地块,可以成为承载宁波城市文化韵味和缩影的名片。 可考虑将东部新城与城市个性融合,挖掘宁波城市深层次文化内涵,体现宁波文化元素传承与创新,对接城市发展目标,将东部新城化为延续城市文化内涵的载体,赋予其展现城市文化、城市理念乃至城市生命力的使命和意义。 东部新城明湖环湖优美的环境景观,商业娱乐、旅游休闲、商务会议、公园观赏等功能资源也为新文化、新产业的植入和培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可进一步延伸东部新城区域城市市政文化轴线,在挖掘、发现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北京798艺术街区、上海田子坊等成功案例,在明湖一带建设汇集设计出版、展示、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创意步行街区。 聚集个性化的小型博物馆,吸引创意设计产业集聚,与文化广场少儿科探中心、大剧院、图书馆和城市展览馆等配套基础设施联结成文化创意资源网络,从中提取独特的文化和品牌,打造宁波文化艺术创意特色集聚区,塑造和构筑区域吸引力。 通过定期策划、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构建常态化活动机制,形成城市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引导夜间文娱消费,增添城市人文气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开展如“水上音乐集市”等小型主题音乐节、音乐演唱会等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居民文娱需求,吸引热衷音乐活动的年轻人群,同时让周期性的音乐文化活动为城市休闲文化增添一道新风景,成为东部新城乃至宁波城市的文化名片。 可开展“邻里集市”“邻里论坛”等睦邻文化活动,建立邻里间的联系和归属感,引导东部新城居住区营造浓厚的爱邻氛围,实现资源互助,不仅吸引东部新城人气集聚,渲染市民文化,同时响应宁波宜居城市的定位,展现互帮友爱的文明城市风貌。 总之,以自然为本、文化为脉、品质为先,通过“文化+”“旅游+”“生态+”“服务+”等手段,彰显城市特色,营造宜业宜居环境,为宁波东部新城美丽嬗变塑形铸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