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需要怎么样的创业氛围?

本期12A茶座财经沙龙现场。

    记者 乐骁立 见习记者 史旻 实习生 林微微

    当下,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创业者则是创新的直接推动者。

    在宁波遍布着众多创业园区、创业孵化机构、双创平台、众创空间,如何高效配置、利用这些资源激活创新活力?宁波关于“双创”的政策频出,如何让这些政策更好地惠及创业者?宁波的创业者还需要什么帮助?宁波的创业氛围如何提高?

    本期12A茶座就聚焦宁波的“双创”事业。

    本期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陈利权 宁波市社科院院长

    钱义林 宁波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宁波市创业指导办主任

    徐金波 颐高集团云巢小镇总裁,中国火炬创业导师

    黄 毓 拿趣文化产业公司(鄞州文创园负责人)

    李 俊 宁波清华启迪之星孵化器负责人

    纪鸿聪 生意帮协同制造平台创始人

    唐蔚波 势银新兴产业平台创始人、CEO

    郑元杰 NAYOTA科技创始人、CEO

    陈欢国 浙江银泰睿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励 婧 宁波君润资本宁波总部副总裁

    罗玉明 宁波东海齐兴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副总经理

    1 “双创”政策如何打好组合拳

    目前,宁波双创事业的主管部门包括了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等。方向各有侧重,组织部主要牵头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事业,人社局的任务是以创业促进就业,主要服务于大学生等初创群体;经信委的落脚点则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科技局主要推进科技创业,以及众创空间的建设。

    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全面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资本引才计划”,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人”引进工程。建立市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外国人来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打造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

    再比如科技局牵头的,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组织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端研发中心,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形成高强度的创新投入机制、高效率的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

    4月,我市为充分做好宁波市就业创业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具体政策包括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允许在校大学生凭校方或校创业园证明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开展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评选,对获评基地给予当年每新引进一家高校毕业生创业实体5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补贴。

    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创办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给予3年10万元的创业补贴;对到这三个行业就业的,给予3年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等等。

    “尽管政策出台了很多,但在实用性与针对性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精准度。”纪鸿聪认为,宁波要发展,人才要先行,因此人才政策一定要与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很好地结合。

    “其实在制造业领域,许多工程师未必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对产业了解极深,也很实用。但根据现有的政策,这些人才来到宁波后得不到非常优惠的政策。”他说,“我的建议是根据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发放人才补贴,如果企业愿意付出极高的薪资聘请一位职员,那么这位职工一定是人才,就该享受人才政策。”

    唐蔚波则认为,宁波各个地区的园区政策太分散了,每个区县都会有所区别。建议在宁波建立统一的政策出口。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