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观察家 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多多上市说明了什么?

    记者 薛智谊

    作为成立不到3年,用户数高达3亿的电商新贵,拼多多赴美上市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却比恭贺来得更猛烈。

    拼多多以“社交电商”的身份让市场完成裂变,尽管深陷漩涡,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代表的商业力量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新动力源。

    A

    上市第5天,拼多多一度破发。这一次,批评拼多多的不是说它利用同腾讯的关系,借助微信营销和吸引用户,或者单纯地说它低端,而是集中在它销售假货和山寨。

    对这样的批评,作为企业要正确地对待,虚心接受意见,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伸进沙子里躲避问题。那种“淘宝以前不也售假吗?何必苛责拼多多”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是非善恶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开展调查检查。

    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在上市后给全体员工的信中表示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我们要扎到最最实处,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推动拼多多实实在在的进步。”

    听其言,观其行。拼多多还是一家才两岁的企业,如果企业家真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他应该不会辜负段永平鼓励他的话:“我还没用过拼多多,但我对黄峥有很高的信任度,给他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们厉害的地方的。”

    也许,段永平更了解黄峥,当年就是他邀请了26岁的黄峥等6位朋友一起享用62万美元的巴菲特午餐。

    B

    至今仍亏损几十亿元的拼多多能上市,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了资本和市场都看好这个模式,也说明了消费不均衡的存在。

    对于消费降级,有不同的说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有大量的对廉价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大多数的三、四线以下城市,在中国广阔的农村,这种需求很强烈。

    拼多多给人的印象就是低价、便宜,它一方面依靠首页的巨大流量,打造爆款产品,让商家薄利多销,降低单价。另一方面缩短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与很多工厂直接合作,或把农产品的采购触角深入到田间地头,从源头上保证低价供货。

    拼多多的上市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要顺势而为。

    如果说互联网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的话,那么对很多创业公司或创业者来说,微信是一条架设好了的高速公路。微信10多亿的用户成为天然的流量海洋,你可以想办法利用这些流量。在连接用户成交上,微信已经做的非常成功了,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专注于一点并做到极致,都能聚集起认可你的用户和粉丝,拼多多的成功是把微信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腾讯早就入股,拼多多可以在这条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没有微信,拼多多再“拼”,也不会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这好比一只蚂蚁,爬在一匹奔马的背上,也能够日行千里。雷军说风口很重要,这就是风口,就是势。

    当下,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向手机端迁移,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前几年,宁波曾在省外多个省会城市开出了一批“宁波制造”专卖店,销售宁波的家电等产品。宁波产品质优物美、价格公道,按理应该会广受欢迎,但事与愿违,由于产品不丰富,开店缺乏人流,整合供应链困难等诸多原因,这一美好的想法还是以关门大吉而告终。当时,电商方兴未艾,如果顺势而为,抓抢电商红利,说不定会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拼多多是基于微信和移动互联网而疯狂成长的。互联网讲的是触点,微信让这个触点无处不在。以前很难知道拼多多的,一下就知道并触达了它。短视频平台快手的发展也是一样。2017年年底,当快手宣布注册用户数突破7亿时,它还要不断解释,这只是真实世界的呈现。拼多多只不过是把相同的故事在电商领域重演了一次而已。

    何况,拼多多这种模式已经描画出了一条从消费者到厂家(C2B)的路线。用需求倒逼供给,这里面,有着太多相像空间。拼多多这样的平台也会进一步升级,这对“宁波制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C

    其次,要找准市场定位和运营模式。

    选对了赛道,是拼多多异军突起的秘诀。淘宝和京东分别牢牢把持着较贵非标品和较贵标品的赛道,留给拼多多的只有较便宜标品的赛道。但这条赛道却天然适合在社交的流量池中进行发酵,为用户几何级增长提供了温床。通过微信组团,形成了围绕购买行为的强关系,引流效果惊人。

    人们在购买衣服、鞋这类非标品时,更倾向于参考明星或网红,很少会询问身边朋友正在穿的款式或品牌,而在购买水果、抽纸等日用杂货时,并不在意是否与朋友使用一模一样的物品,反而更希望从他人那里直接获得商品链接,省去选择的麻烦。

    拼多多有一个特点,没有购物车。所有下单都需要通过拼单渠道。拼单意味着“社交+分享”。在拼单模式下,朋友圈的作用就是“帮忙砍价”。这种“社交电商”运营模式是一种裂变式营销。在拼多多,每位用户都是流量中心。过去电商是弱关系、社交是强关系,但拼多多通过拼单建立了强关系的电商场景,使相同需求的人聚集起来。

    拼多多的基因中包含着社交裂变的部分,让它迅速崛起,但同样也有一些关于拼多多的负面印象在迅速占据用户心智。

    D

    第三,要更好地整合好流量与供应链。

    制造业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左边是研发,右边是营销,处于中间环节的是制造。两边的附加值高,中间的附加值低,画在纸上呈现的是一个微笑嘴型。这种微笑,是很理想的目标状态,而现实与它却有着不小的距离。包括“宁波制造”在内的“中国制造”,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缺设计、缺技术、缺品牌。其实,长年与外商“共舞”,“宁波制造”生产能力和质量是能得到保证的,困扰宁波制造的最大问题还是在流通端,长期以来产能过剩,去库存是头等大事。

    拼多多的本质是垂直于社交大平台的,连接C端用户和B端供应商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链中制造端和流通端的矛盾。在这样一个去库存的流量平台面前,宁波企业如何在前端整合流量,后端整合好供应链,这值得深入思考。

    虽然还有种种争议,但拼多多的崛起却给更多领域的创业者带来了启示:电商等市场格局虽已基本成型,但我国市场庞大且需求多样,只要能抓住细分市场,找准发力点,后来者并非完全没有成长机会;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社交网络技术,基于熟人的社交电商、微信平台所蕴含的流量力量往往无比巨大;未来基于算法推荐、精准匹配、反向定制等技术,可能会崛起不同的平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