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除了创客空间,也可企业内部孵化 园区是创业的空间载体,有了好的园区就能留住、孵化出好的项目,因此园区的建设至关重要。如今宁波的创业园区非常多,比如大学生创业园就有20家左右,众创空间就更加多,目前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已有80家左右,科技部备案的就有19家。 “许多来宁波调研创业园区的外地政企单位负责人都表示,宁波的园区建设无论从硬件条件或是政策导向在全国都是领先的。”钱义林表示。 徐金波表示,好的园区也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谋定后动,要达到资源集聚的效果。他举了自己在江苏张家口市东海县建设推进水晶小镇的案例。 “这个地方盛产水晶,块状经济特征明显。但痛点在于当地的创业者只会生产制造,不懂营销与品牌建设。我们首先建立大数据平台,以数据库的模式搭建一个供应链体系。再从上海、杭州,导入设计和品牌资源,使小镇实现大跨步的发展。” 李俊认为,宁波的产业以制造为主,并且以智造为目标。因此鄞州的启迪之星孵化器配套了40000平方米的“加速器”,也就是厂房,使得宁波的技术、制造优势快速地转化为市场、产品优势。同时,清华的智力资源与启迪系横向的企业资源,也可以为初创企业带来科研、供应链的资源,因此校企联合的园区模式非常适合宁波。 黄毓所在的拿趣公司,在鄞州创办了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的培养路径与制造业不同,需要更加深入市场、深入消费者群体。“因此,我们希望在纵向引入更多资源,帮助创业者。” 纪鸿聪认为,宁波拥有一大批单打冠军,这些企业的成长模式就是创业者最好的示范。如果这些企业可以开放一些资源,采取企业内部孵化的模式,会使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 徐金波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海尔就是个典型,目前其内部创客的模式正在成功运行。其实在宁波,方太、奥克斯等企业也具有这样的条件,博洋更是已经走到了前面。唐狮、德玛纳等品牌都是由企业内部创客孵化出来的。” 此外,徐金波建议,宁波要打造一个要素资源特别集聚的园区,这个园区区位条件、硬件环境都要做到宁波顶尖,以用来吸引一批含金量高的好项目。 3 什么样的项目是好项目? 一个项目好不好、有没有市场前景,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看它能否吸引来投资。 “我们银泰的投资原则有三点,第一投宁波本地的,第二投制造业的,第三投有缘的。”陈欢国表示。 “宁波本地的创业生态基本面其实非常好,正如纪鸿聪所言,宁波创业项目的存活率远超杭州。为什么呢?宁波人务实,不熟的不做,人有我优。因此投宁波本地的项目首先在安全性上非常有保证;其次,宁波的制造业实力雄厚,同时制造业的抗风险能力极强;第三,什么叫投缘?三观一定要相符,目标一定要一致。我们投资是要参与企业管理的,希望企业一要稳扎稳打做好产品,第二是朝上市目标迈进。”陈欢国说,“我希望宁波创客能沉下心来,做好自己,马云在杭州创业时的创业氛围肯定不如现在的宁波,但项目好,肯坚持就会出成果。” 郑元杰也表示,在宁波创业不能想着估值高低,因此这里不是热钱蜂拥的地方。要想着能够自己造血,这样才能减少泡沫,持续发展。“只有退潮时,才会发现谁在裸泳。”他说。 厉婧表示,君润是宁波一家老牌的投资基金公司,目前投资的公司中已有11家在A股上市。他们有个“三不”标准:一是投入巨大、落地难或周期过长的项目不投;二是创业者格局太小,只为做生意赚点小钱,没有理想的不投;三是创业者应变能力不足的不投。 “比如势银平台,他立足于本地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本地拥有一大批潜在客户资源,目前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同时他对标的是世界一流的大咨询公司,有愿景,有想象空间。这就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她说。 此外,她认为创业者应变能力至关重要。她举例,之前君润投过一家宁波图像识别企业,刚开始是做类似“拍立淘”的电商识别系统,即扫一扫搜索商品,但电商平台就这么几家,无法实现快速的规模扩张。于是,创始人机敏地转向了无人零售领域,将技术应用在了无人零售机的场景中,一下就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罗玉明则表示,创业者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找看得懂项目的人融资。哪些是看得懂的人呢,这里包括了对应产业的大企业家、上市公司持股的高学历高管、懂得新经济的创二代;二是要选择专业的投资机构。“我在软银工作时,老板告诉我,来找你融资的,十个有八个是骗子,还有一个不知道自己是骗子。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也反应了千里马难求,因此专业的投资机构看过项目多,投资的风控意识强,孵化的成功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