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寅 股市“地雷”引爆,受伤的人总是投资者。去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不仅重申了“买者自负”,强化投资者风险意识,更是强调了“卖者有责”原则。对于“卖者有责”的案件,投资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 近日,长生生物因疫苗造假事件正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焦点,除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受害者外,长生生物的中小投资者也是本次事件的受害者、受损者。为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就长生生物疫苗劣药事件之投资者权益保护,发表公开律师意见及征集函。长生生物若被认定信披违规,投资者有望索赔。 1 律师积极寻找维权突破口 厉健律师在其发表的律师函中称,如果长生生物信披违规被认定,长生生物存在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长生生物因此受到行政处罚,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索赔诉讼。 7月20日,深交所对长生生物公开谴责,初步发现公司未及时披露被有关机关调查的信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启动了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此事导致长生生物股价暴跌。历史交易显示:7月13日长生生物股价报收24.55元,7月16日开盘后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7月20日收盘价跌至14.5元。短短一周,该公司市值蒸发了98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律师函称,长生生物生产疫苗劣药,应依法向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呼吁长生生物主动设立疫苗劣药之受害消费者赔付基金,积极向相关疫苗劣药受害者作出赔偿或补偿。此外,呼吁中国证监会尽快立案调查长生生物及相关当事人是否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厉健律师称,如果长生生物涉嫌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认定,存在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一旦长生生物违规行为被认定并受到行政处罚,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对长生生物及相关责任人的索赔诉讼。 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陈勇主任也表示,如证监会最终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长生生物存在证券虚假陈述行为,长生生物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索赔。 不过,也有律师提出疑虑:“长生生物是因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疫苗,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这样的情形被定性为信息披露违规的。如果长生生物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诉讼而没有披露,或者因为产品质量导致处罚未披露,这些都能理解,但是隐瞒产品质量算不算信息披露违规,尚无先例可循。” 2 投资者民事索赔怎么赔? 投资者是否可以对长生生物进行民事索赔,目前,暂无定论。不过,上市公司如果存在信息披露违规,那投资者是可以提请民事诉讼的。 不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上的民事索赔了解的并不多。哪些情况下,上市公司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索赔?哪些损失可以提出赔偿? 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证券虚假陈述诉讼团队王晓慈、毛清旭律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因证券虚假陈述而导致损失的投资者,可提起民事索赔诉讼。索赔项目可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上述资金按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 王晓慈律师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说,1999年7月1日实施的《证券法》相关条文规定: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002年1月15日,最高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2月1日施行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为规范案件的审理制定的司法解释,从法院管辖、立案到法律适用等方面对该类案件的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使案件审判做到了有法可依。 目前,王晓慈律师的律师事务所证券虚假陈述诉讼团队正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诉讼代理服务,并在代理的海润光伏、科伦药业、创兴资源、上海物贸等多只股票的索赔诉讼中取得了胜诉。由于损失计算过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方便投资者了解可否索赔以及索赔金额,团队专门建立了证券虚假陈述索赔网(www.zqxjcs.com)。 注 证券虚假陈述:即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 注 投资差额损失:在实施日至揭露日期间买入该股票并持有至揭露日以后,造成的股票买入价与卖出价或基准价之间的差额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