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1版:乐享 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蝉噪书逾静

    4 《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与人》(书稿) 即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关于棉花的起源以及棉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因为棉花改变的命运改变的历史,都在7000年的棉与人的关系中。这本书给出了比较翔实的材料。我也应邀为此书写了篇序。

    5 《严密监视的列车》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著

    花城出版社

    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小说集《严密监视的列车》。小说集有3篇组成。

    《严密监视的列车》同名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过故事及叙事结构相对比较传统,讲述一个捷克青年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失败的第一次性爱到在女游击队员引导下完美完成),最后为炸掉法西斯弹药军列牺牲的故事。

    第二篇题为《小汽车》。1976年,赫拉巴尔的作品再次遭禁,他与夫人隐居乡间别墅,在群猫的围绕中创作生活。《小汽车》不是传统意义上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与收养流浪猫之间的关系,投契,互为情感依赖,以及敌视(主人公在担忧无法忍受时虐杀了好几只猫),猫的幽灵一直困扰他,直到出了车祸,他的羞愧才解脱。

    第三篇《中老年舞蹈班》,是这部小说集中最有意思的一篇,奥匈帝国时的趣事与道听途说,匪夷所思的经历、对话、性、军队、教士、女人、啤酒馆等等等等,你忍不住会捧腹大笑,捷克人的幽默无厘头,堪称一绝。想想好兵帅克,这个小说里的兵,篇幅虽短,也实在不输。

    6 《明治维新亲历记》

    萨道义所著

    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一本直白易读却很有意思的书,西方个人视角下古老日本向近世国家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作者既有英国官方背景立场,也有跟幕府尤其是倒幕派有识之士的深交,像伊藤博文、井上馨、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都是对近世日本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而在书中,他们之于日本未来的影响已是呼之欲出,现场感极其强烈。细节丰富独特,将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孤立,等级森严,以及官方(幕府和大名们)与民众对开埠的态度,日本民间社会生态,炮舰外交,倒幕战争,还政天皇,以及整体社会风貌作了别致的呈现。日本民众与官府洋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或也可观照中国。

    这也是一部有趣的旧日本游记,号称西方知日第一书。

    7 《存在主义咖啡馆》

    莎拉·贝克韦尔著 沈敏一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虽然我1987年大学学年论文写的是存在主义,但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怎么胡诌的了。后来零散读过萨特加缪的文学作品,读过雅斯贝斯的一部小作品,以及他与海德格尔书信往来,零散读过尼采和克尔凯廓尔。翻开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熟悉的名字,似曾相识的名词,以及他们那些有血有肉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人生故事,在这本书里,以别致的方式糅合一起。这部书其实是部存在主义的思想史。但这部书,就像存在主义一样,与他们的创始人奠基者发扬光大者传播者的学术演进与个体命运沉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人的境遇,人的命运——的描述,非常动人。这是现象学也是存在主义的一种叙述方式——思想有趣,人更有趣。

    作为20世纪黑暗苦难命运的产物,无论现象学还是存在主义,尽管它们有各种漏洞缺陷甚至破坏性,但它们都是意识形态化时追求个人精神自治的抵抗哲学,是在暴政下追求自由的哲学,是强权下反抗的哲学。当黑暗困难远离的时候,存在主义可能会采取一种潜伏的姿态,但只要土壤合适,存在主义就会复活,以另外的包装和形式。现代人的许多权利观念,现代文明的许多价值理念来自存在主义。另一方面,存在主义对于技术对人的控制的反思,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越来越显得重要。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尤其这些大师们的那些人生故事。

    8 《牧师的女儿》

    奥威尔著 陈超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牧师的女儿》是奥威尔的一部小说,奥威尔自己不满意,评论也说奥威尔作品中水平相对比较低的一部。不过,这部小说里边,通过一个刻板生活的牧师女儿离奇的失踪失忆案,呈现的20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图景,还是很有意思,无论是关于日常生活,宗教信仰,还是民风民智,私立教育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彼时英国社会普通人的艰辛生活和社会问题,也看到了早期奥威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关怀。当然,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信仰危机的产生,信仰的失去。失去了信仰的宗教仪轨,失去了信仰的生活,意义何在?这是困扰多萝西的问题,也是她的梦魇,但生活还得继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