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观察家 大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币圈遭遇全球封杀

国内自媒体被封,国外ETF被拒

    野蛮生长一年多之后,币圈迎来海内外联手绞杀,国内关停币圈“宣传喇叭”,美国拒绝9起比特币ETF申请。截至目前比特币自去年高点跌去超80%。

    8月21日晚间,币圈炒作的“宣传喇叭”——微信自媒体大号被平台集体关停。这其中包括火币资讯、深链财经、每日币读、TokenClub、大炮评级、币世界快讯服务、金色财经、吴解区块链等多个头部账号。

    打开这些已经被封杀的微信大号时,页面显示:由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停止使用。然而,查询2014年正式颁布的《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其实并未对金融类账号有较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

    对于被封号的原因,区块链自媒体人“一脸懵圈”。有区块链媒体猜测,这一次被封的原因可能8月7日网信办《暂行办法》第六条有关: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随后,腾讯方面表示,部分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区域链项目首次发币)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永久封停。

    此前,比特币交易量一度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伴随着有着“币圈IPO”之称的ICO融资的火爆,由之而来的比特币洗钱、ICO非法集资等风险也被各方关注。

    去年9月4日,包括央行在内的多部门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称《公告》),叫停了ICO融资,虚拟货币交易所方面随之也陆续宣布进行清退。

    2017年,区块链行业发展火爆,很多人一头扎进了链圈,也有很多人选择了站在岸边观望,这时的区块链媒体也就犹雨后春笋般疯狂涌现。

    有数据显示,目前名称中带有“区块链”三个字的公众号已超过40万个,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众多婆婆妈妈关注的“养生”类微信公众号。并且,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新增加的区块链媒体、自媒体高达485家。

    一位币圈自媒体的前负责人表示,币圈自媒体,说是媒体,其实干的是公关、营销的买卖。它们靠为项目发广告、做宣传维持生存。

    对项目而言,上交易所至少要花费几百万人民币,其中大约30%会用在媒体宣传上。因为区块链是社群玩法,以传播获取“共识”,所以媒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除了交易所之外‘割韭菜’最狠的一环”。

    币圈风波还在持续发酵,8月23日中午,火币网发布公告称,因临时调整,暂时延迟原定于新加坡时间23日开放充值的SBTC。

    在中国清理币圈同时,8月22日,美国证监会(SEC)宣布,拒绝ProShares、Direxion、GraniteShares等一共9起比特币ETF申请。消息传出后,比特币迅速下挫超过200美元,其他数字货币也明显下挫。

    委员会拒绝这项提议,因为交易所未能依法证明,相关提议符合美国证券交易法的相关规定,尤其是要求国家证券交易所应当设立规则,避免欺诈和市场操纵行为。

    SEC强调,做出这一决定并不是基于对比特币或区块链技术的评估,与它们能否成为一项有应用或有价值的创新或投资是无关的。几周之前,SEC才完成对Winklevoss兄弟提交的比特币ETF的审核。Winklevoss兄弟的申请可以说是历时多年,付出了很多,但大多数的SEC委员依然坚持去年3月份的决定,再次驳回了他们的申请。

    区块链的技术和理念是个好东西,但这三个字被一群发币割韭菜的人玩坏了。现在,提到区块链,很多人会想到发币、割韭菜甚至传销等词语。这个行业充斥着太多谎言和欺骗,很多人为发币炒币而来,他们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用区块链的外壳包裹着精心设计过的骗局。

    诚然,市场需要靠谱的区块链媒体,分辨优劣,激浊扬清,净化行业。这一次币圈清洗,或许是区块链技术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据Wind资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