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22日上证指数成交额创出4年新低之后,8月23日,A股市场呈现小幅上扬,成交量依然低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还出现了不少零成交以及换手率低的个股。业内人士表示,受外围因素影响,A股缩量筑底时间或将延长,投资者操作需要考量个股流动性。 大盘频现地量,个股成交清淡 8月23日,A股窄幅震荡,尽管盘中各大指数实现逆转、集体翻红,但相当多个股仍然是不为所动,成交极为低迷。 Wind数据显示,8月23日,沪深两市有1465只个股成交金额少于2000万元(已剔除全天停牌的公司),占当日交易股票总数的43%,成交金额少于1000万元的个股有748只。当日成交金额最低的为*ST工新,仅9.48万元。此外,ST长生、京城股份、广泽股份、信隆健康、ST明科、ST宏盛、*ST狮头、威帝股份、浙江仙通、*ST藏旅、刚泰控股的成交金额也不到200万元。 此外,衡量股票交易活跃度的另一个指标是换手率。Wind数据显示,本周四有1615只股票换手率低于1%,741只股票换手率低于0.5%。其中,*ST工新、ST长生、刚泰控股、广泽股份、ST生化等5只个股换手率不足0.1%。 “僵尸股”现象愈演愈烈 实际上,自今年以来,A股“僵尸股”现象愈演愈烈。Wind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低于2000万元的个股有378只,日均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左右的个股有37只。而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有229只个股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元,日均成交不足2000万元个股高达834只,是上半年的4倍。 而市场成交量低迷,也被视为是导致“僵尸股”增加的直接原因。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走低,尤其是8月22日,市场成交低迷至极点。 A股市场“僵尸股”数量在3月份出现一波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自二季度开始,其单月数量又开始连续攀升,6月份单月数量突破200只,7月份为206只,8月份(8月1日至8月23日)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的个股数量已达378只。 从行业看,8月份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的个股,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化工、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汽车5大行业中,具体数量分别为69只、35只、28只、26只、24只,合计占比48%。 “僵尸股”增多,重要底部or新常态? 事实上,每到A股低迷的时候,总会有“僵尸股”出现的现象,最为明显就是2012年。当年沪指跌破2000点大关,同样在年末,涌现了大量“僵尸股”,当年第四季度,有超过20只个股日均成交金额不足300万元,如2012年11月26日交易的星辉车模,在该日11点后才迎来全天首笔交易,一度被投资者认为是停牌。 目前僵尸股盛行,到底是A股重要底部还是将成为未来常态?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目前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绩差股、无特点、无前景的小盘股自然会逐步被抛弃,“僵尸股”将是常态。 A股市场还有一句老话:“地量”之后见“地价”。意思是,当市场成交处于极度萎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市场见底了。但这一次,真的会“地量”之后见“地价”么?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之下,“僵尸股”则由于成交低迷而导致投资价值不足。“僵尸股”的交投活跃度很低,场内资金买卖交易不顺畅,伴随而来的就是增加交易的冲击成本,给投资者的交易带来诸多的不便。由于缺乏市场人气,“僵尸股”还可能出现跟跌不跟涨的尴尬。在大盘强势上涨的过程中,“僵尸股”的上涨动能将明显不足,最终涨幅跑输大盘。而一旦大盘下跌,“僵尸股”则会出现大幅下挫的情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交易太惨淡。 中金公司报告称,在短端利率已经大幅下行、政策调整力度不断加码的背景下,A股市场日均换手率创6年来新低,市场表现如此惨淡,意味着投资者信心的严重匮乏。 该报告称,上周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A股市场日均换手率降至1.36%,创下近6年来新低。近10年来,指标到达并低于该值的情况只发生过2次,分别对应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2年的欧债危机。据W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