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观察家 智博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生活的宁波到底有多智慧?

    电子秤能认识蔬菜瓜果

    既然AI能识别人,就能识别别的物体。关键就看哪家企业能最快找到应用场景,创造盈利模式。宁波国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带有蔬果识别功能与肉菜追溯功能的电子秤,今年1月初已经在鄞州区联心菜市场大规模投放。

    应用的场景也十分简单,顾客在挑选完欲购的蔬菜后,将蔬菜放在电子秤上,触动称重感应器,启动电子秤显示屏下方的摄像头,同时摄像头闪光灯打出光线,无论是土豆、西红柿还是花菜、茄子,一秒钟内完成识别。随后,显示屏边上的热感打印机就吐出一张带有蔬菜身份信息的小纸条,整个识别过程结束。

    尽管看起来容易,但在推出这款电子秤之前,国研软件的研发人员为深度学习系统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每个种类的个体样本都达上千个。即便如此,目前其识别准确率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

    “蔬菜瓜果的种类实在太多,因此我们需要让它在实战中继续学习,每天菜场中的交易量越大,它就学得越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急于将其投放试点的原因。”国研软件的技术人员说。

    当然,在没有百分之百准确识别之前,这套AI识别蔬果的系统只负责给顾客提供肉菜追溯信息,即菜种植地在哪、由谁运输、由谁售卖、何时入库、存放多久……并不涉及交易定价。

    对顾客来说,知道自己买的菜品身份能够吃得安心,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菜肉交易品种、数量的集合数据则还有更大的用处。

    根据这些数据,商务、农业等相关部门可以知道全市各个区块的蔬菜供求情况。当某种食品出现供给不足,或价格异常时,政府就可以从一些供应地迅速调货,平抑物价,调节市场供给。

    同时,消费量统计、供应保障预警、名特优产品购买指数、公共事件通知等各类信息,能提高政府部门市场调控能力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