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观察家 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地理信息资源的两个“国内首个”

    花样使用带来无限可能

    一直以来,规划部门积极探索云平台应用的更多可能性。市规划局测绘地理信息处副处长文学东认为,无论是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还是为民营经济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弹药”,仅靠政府部门能想到的应用方式是有限的,而在与企业的交流探讨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惊喜。

    对宁波生意帮网络化协同生产平台而言,仅云平台中的地名地址这一项数据就对他们有极大的帮助。生意邦需要对每一家生产商的行业覆盖、专业设备、产能空间、工期匹配等信息进行搜集,以帮助客户匹配和串联合适的供应商。包含全市202万条的地名地址数据,可以“点菜式”选择范围和单位,为地址匹配、兴趣点数据建设提供基础,帮助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上大大减轻工作量。

    此外,规划部门也在进一步探索数据叠加应用功能。例如,将人口年龄数据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人口年龄与公共服务设施配比情况。云平台将人口点状数据按照年龄层次进行区分,提取公园、医疗卫生配套、健身场所等老年人关注的设施点信息,将二者数据进行叠加,可以形成细至百米的配比情况图,显示哪些地方公共服务设施配比不足,从而进行重点推进。

    目前,我市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包含8大类、37个二级类内容,平台已接入168个应用系统,涵盖112个部门。一项数据信息尚且有如此大的应用空间,两项数据信息甚至更多数据信息的叠加所能产生的应用空间更是无法估量。

    当然,由于标准不统一、共享不充分、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也导致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受限。但正是因为有问题存在,也表明地理信息资源未来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所有的信息只有共享,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文学东说:“我们提供底层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应用的基础算法,包括算法应用方式的说明、分析流程的定制,从而降低用户应用大数据的门槛。”

    据了解,目前,部分数据资源已在“天地图·宁波”上向公众开放,接下来相关部门也将进行更为严谨的审核,为各部门和公众提供权威数据共享,在保护国家秘密、企业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向大众开放。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