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时期的瑞士机床,现在的精度依然超过部分国内同行!上市前夕,毛磊以此激励永新光学“百年老店”梦想

追赶国际巨头,没有捷径可走

曹光彪先生和毛磊在畅谈。
这台产于70年前的瑞士机床至今其精度仍超过国内同行。

    记者 王婧 张寅

    8月29日,永新光学(603297)正式公开发行,它即将成为今年宁波第一家A股新上市企业。

    为了这一天,永新光学努力奔跑了21年,逐渐从一家包袱沉重的企业,成长为中国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龙头企业,承担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光学镜头的制造。赫赫有名的徕卡相机、德国蔡司、日本尼康、鸿海精密(富士康)等巨头,也是它的客户。

    站在新的起点,永新光学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毛磊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却发出了这样的“追问”:“每次我到尼康、奥林巴斯等国外企业去访问的时候,心情就特别沉重。在精密制造硬科技领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1

    毛磊的追问,是对永新光学,也是对中国制造。

    在江南永新光学,有两台特别的机床,它们是上个世纪40年代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7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的精度仍然超过很多国产设备,目前还在为永新光学服务。生产这两台机床的,是创立于1915年、至今有着103历史的瑞士肖布林机床公司(Schaublin Machines SA)。

    “什么是百年老店?瑞士肖布林就是!”毛磊说,中国制造和国外巨头的现实差距依然让他五味杂陈。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我们要想做成做精一件事,真的没有捷径可言,唯有沉下心‘单点对焦’,持之以恒。”临近上市,毛磊向记者坦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从举步维艰到国际巨头的追赶者再到国际标准制订者,永新光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21年,永新光学在光学精密制造领域只做了一件事,却有太多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