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观察家 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掀“头脑风暴”

我们即将进入万物皆媒体一切皆平台的新时期

记者 刘波 摄

    记者 薛智谊 王心怡 见习记者 朱一诺

    “我们在一个县里做扶贫大直播,直播猕猴桃从采摘到电商平台销售的全过程,因为在山上,用手机4G来直播,信号不连贯,只好开了一辆通信车来做应急保障。”昨天,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5G时代的传播新格局”分论坛上,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副总编辑曹曦晴举了一个媒体遇到的问题。

    但以后,这样的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到5G时代,像这样的直播,用手机就能搞定。

    在这届以“智能互联时代的媒体变革与发展”为主题的论坛上,群英荟萃,思想激荡。论坛上,有嘉宾在展望网络媒体的未来时表示,5G时代一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用手机看视频将成为一种潮流。

    A 机器人除写稿外还能生产视频

    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对网络媒体无疑将带来冲击,而眼下最直接的变化是新闻这个产品的生产发生改变了。

    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介绍说,新华社2015年就推出了可以批量编写新闻的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在体育、财经领域广泛应用。之后,又组建了覆盖全国的新闻无人机队。去年又推出国内第一个智能化媒体生产平台"媒体大脑",开始构建智能化编辑部。去年通过“媒体大脑”生产了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今年夏天,“媒体大脑”投入世界杯报道,31天生产短视频3.7万条,最快一条视频生产仅耗时6秒。

    刘思扬说,这些新闻产品以机器算法之智,洞见人之所未见,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角和阅读体验。它让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大有可为。

    封面传媒董事长李鹏介绍,封面传媒2016年12月就拥有了自己的小封机器人,它是“封面”的第240号员工,每天合格的写稿量现在已经达到120篇。今年世界杯期间,小封机器人总的发稿量达到642篇。除了写稿外它还做图,自己做标题。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介绍,今年6月,人民日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推出“人民日报创作大脑”。人民日报还上线了“人民号”,吸引了超过5000家主流媒体、党政机关、优质自媒体入驻。

    而新华社在去年推出了“现场云”平台,向媒体用户免费提供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化服务,目前入驻机构用户2780家,发起直播7.8万场,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直播新闻在线生产平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