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1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患者不出宁波享受一流医疗

“脑部疾病诊疗中心”力争三年进入省部级重点学科

集体看片会诊。

    记者 房伟 通讯员 赵冠菁

    21世纪被称为脑的世纪,脑科学及疾病正受到日益重视。今年6月,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10大医疗卫生品牌学科之一的“脑部疾病诊疗中心”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正式启动。

    崭新亮相的“脑部疾病诊疗中心”应用多学科诊疗与研究模式,以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身医学为主体,联合神经影像、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等辅助学科组合而成,交叉融合,紧密围绕脑部疾病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

    “这将快速提升脑部疾病整个学科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医疗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宁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水平的发展。”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脑部疾病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高翔博士向记者表示,这在肿瘤、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市健康杀手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让宁波患者不出宁波也能享受一流的医疗技术。

    1 神经外科年手术量突破千台 实现脑肿瘤病人“零死亡”

    “脑部疾病诊疗中心现开设床位184张,其中,神经外科60张,神经内科80张,心身医学36张,年度门诊量达10万人次,年度出院6千人次。”高翔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脑部疾病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年手术量已经突破1000台,神经肿瘤手术和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数量和难度均位列市内第一和省内前列,在浙东地区也已经处于龙头地位。脑肿瘤和脑血管年手术量600例左右,累计完成4000例手术,并实现了脑肿瘤病人“零死亡”,手术技术与诊疗能力已进入全国一流神经外科中心行列。

    高翔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因颅脑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仅3岁;病人中有怀孕7月、身患巨大脑膜瘤的孕妇,也有因肿瘤出血导致生命垂危的学生,“可以说,中心开展手术难度较高,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近71%,特类手术占比约25%,慕名而来的宁波市区域外患者占比近10%。”

    据记者了解,中心早在2010年就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联合,成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宁波分中心,由高翔担任中心主任,周良辅院士担任顾问,并在中心设立宁波市卫生系统的首个院士工作站。该分中心依托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2014年,市一院又成立了神经病学中心,同时整合神经内外科脑血管病团队成立神经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大力开展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以及脑血管病防治筛查,开创了省内首个内外科一体的脑血管病诊疗模式。三年内连续攻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脑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等学科技术难点,并在临床实践中完成技术推广。

    此外,市一院也是我市惟一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和国家级“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医院”。心身医学科则是市医学重点学科,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单位。

    高翔说,脑部疾病诊疗中心的建设将围绕颅脑肿瘤外科学治疗、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和脑疾病患者心身障碍的诊治与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开展。“在脑血管病诊疗方面,我们创新性地打碎了传统学科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资源整合,极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将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团队。”

    2 品牌影响力不足 年手术量仍有上升空间

    脑科学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和高风险的学科,除了脑部神经结构复杂,手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外,还存在着优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时间漫长、实践机会有限等问题的困扰。

    高翔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神经外科发展迅速,虽然临床和科研的整体实力与世界顶尖医院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已无代沟,只是“患者就医只认上海等城市的心态仍存在,其实无论从优秀人才、设备还是手术技术等方面,宁波早已接轨上海。”

    高翔说,目前团队35名临床医疗和科研人员中,主任医师有12名,副主任医师有22名,但博士学历仅6名,“团队厚度不够,骨干以硕士为主,临床操作能力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但科研思维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高翔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脑部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有大量工作尚待完成,“比如先进设备要持续性投入,人员要不断外出交流和学习、实践,要大力投入基层医院对脑血病早期筛查与预防的培训、教育等。”

    而建设品牌学科,可以整合医院内部、不同医院之间的资源,在脑肿瘤的综合治疗、脑血管病的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精神卫生的早期预防与诊疗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3 力争三年进入省部级重点学科 让更多患者安心在宁波治疗

    “通过三年努力,中心内部学科力争进入省级或者同级重点学科,颅脑肿瘤专科能力进入浙江省前三,脑血管病诊疗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翔说,根据品牌学科建设规划,三年内手术量要提升10%,市外患者比例超过20%,“也就是三年后年门诊人次要增加到12万人次,年手术量达1200例,并且提升在宁波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病患安心在宁波治疗。”

    高翔说,品牌学科建设将以脑血管病和颅脑肿瘤为主线,分别建立脑血管病中心和颅脑肿瘤中心,采取多学科联合模式共同发展。

    高翔还向记者透露,中心一直重视引智,上海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工作站7年来源源不断地为一院的神经外科建设输送养分,心身医学科已经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爱勤教授工作室,神经内科则与澳大利亚卒中协会主席Mark Parsons教授开展了长期的脑血管病影像国际研究项目,与国际一流专家的稳定合作,为学科带来了强大的发展支撑。

    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向记者表示,医院一定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开展品牌学科建设,全力以赴在技术引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区域联动上扎实开展工作,并积极与国内外专业前沿研究领域的机构及专家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科“含金量”,造福甬城百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