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1 |
 |
图4 |
 |
图3 |
 |
图2 |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王斯佳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今年报告的主题是“激励世界能源创新”。 报告参考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技术产出和创意产出等要素指标,对全球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表现力进行评估,得出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瑞士、荷兰、瑞典位居前3,中国今年排名进入前20,位居第17位。报告指出,过去几年中,中国在全球综合排名中的上升速度是惊人的。 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全球研发公司、高科技进口、出版物质量和高等教育招生等方面,尤其是在R&D(研究与开发)支出和研究人员的数量、专利和出版物方面,中国现在的体量处于世界第一或第二水平,超过大多数高收入经济体。 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创新差距依然很大,高收入经济体在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全球形势下,中国创新能力的迅速崛起无疑是为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创新发展指明了道路。 报告其他主要结论: 1、企业研发支出和总研发支出同比增长较危机前低很多(如图3),预计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和创新也存在下行风险。但是,全球创新增长总体可能向乐观方向发展。 2、能源创新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和避免环境危机的关键。数据显示,能源领域的创新并非只存在于高收入经济体(例如,印度和中国正探索光伏技术的下游应用)。目前,绿色投资增长已经放缓,与能源相关的专利申请也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能源系统价值链各个阶段的创新水平参差不齐,全球需更多关注储能技术和能量传输技术。 3、大多数经济体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如图4),也有经济体尽管对创新进行了大量投入,但并没有产生相应水平的创新产出。在中高收入国家中,中国在创新投入和产出间效率关系表现较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联邦创新质量排名最高。当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和行业组合更加多样化时,更有可能在创新方面获得较好表现。因此,更富裕的经济体表现出更具创新性的特征,当各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样化的出口组合时,也将表现得更具创新力。 4、区域创新失衡持续明显存在,阻碍经济和人类发展。美国在今年的排名中居第6位,由于美国在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和创造性产出等方面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地位下降。尽管存在这些下降趋势,美国和中国仍然是世界创新投入和产出(包括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大多数顶尖的科技集群主要集中于美国、中国和德国等地区。 图1:1970-2018年全球生产率增长情况 红色线条表示世界生产率增长情况,橙色线条表示高收入经济体生产率增长情况,黄色线条表示中等收入经济体生产率增长情况,绿色线条表示美国生产率增长情况。单位:百分比 图2:2006-2016年全球投资增长情况 黄色线条表示中等收入经济体投资增长情况,橙色线条表示高收入经济体投资增长情况,红色线条表示全球投资增长情况。单位:百分比 图3:2006-2016全球研发支出增长情况 左图:全球GDP水平(百分比),中图:R&D总数(百分比),右图:商业R&D(百分比) 图4: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得分情况 纵向坐标:创新产出得分,横向坐标:创新投入得分。灰色圆点表示高收入经济体,橙色圆点表示中高收入经济体,黄色圆点表示中低收入经济体,绿色表示低收入经济体。红色圆点CN为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