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豆宁海总部研发园外依次停放得D3车型格外抢眼。 |
 |
知豆宁海总部办公楼现场。 |
本报记者 从全国300多家新能源车企中悄然崛起,与FF、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齐名,知豆几经波折,终成一方天地。统计显示,截止去年底,知豆新能源汽车销量逾10万台,已占据了国产新能源车逾10%、纯电动汽车13%的市场份额,产品还远销法、德、英、巴西、荷兰和韩国等18个国家……今年3月,在科技部、中关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知豆汽车更以12.6亿美元的估值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 然好景不长。就在近日,网络爆料:8月初,知豆智信的80余位员工被临时通知,称位于北京的办公室由于月底房租到期撤销,公司领导和员工要么去宁波宁海总部报到,要么主动离职,而且只有主动离职的员工才能拿到3个月的欠薪,公司不会再给予额外补偿…… 市场顿时哗然,各种猜测不绝于耳:裁员和子公司到期撤销意味着什么?昔日风光的“独角兽”究竟出了什么事?知豆要破产了吗…… 带着诸多疑问,本报记者日前深入知豆宁海总部,一探究竟。 冷清 正常运转?多个部门人员已不在 9月17日,本周上班第一天,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宁海模具产业园区(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写字楼主楼8层、9层(知豆总部行政部门、合规管理中心、融资部等部门所在)透着冷清,很多办公室都关着门。记者试图推门进去,发现有些都已上了锁,开放型的大办公室中,亦有不少席位空缺。4层至7层是知豆项目管理办公室、运营管理中心,以及财务和技术人员的办公场所,相比之下,“入座率”要高一些,但整体气氛亦是凉凉的。 不过,知豆研发中心、微行车体验场(知豆电动汽车技术集成公司)、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所在大楼外的停车位却一如往常,悉数被一辆辆色彩斑斓的知豆汽车所占据。尽管大雨滂沱,但研发大楼外最新下线的一整排知豆D3依然十分抢眼。然而,大楼内的情形与写字楼里的情境遥相呼应。在座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都还正常上班。只是,很显然,人员饱和度大不如前。 从总部基地建立起就加入知豆的智能化数字中心的员工小凡(化名)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内部情况,“目前,公司董事长依然还是鲍文华,不过总裁一职几月前已作了更换,汉腾汽车的李学明被任命为总裁,原有的管理层人士大都已经不在了。管理层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负责车联网的北京知豆智信将合并到上海技术中心去,我们这边的技术部门相对还好一些,但原来70多人的团队,眼下也就剩下了18人。”因为收入下降,小凡承认,他也已有了离开的打算,当然,这一决定与外界猜想的“知豆陷生死劫”一说没有太大关系。他认为,知豆当前的变数,最根本的原因是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据悉,在经历了4个月的政策过渡期之后,今年6月12日,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实施,续航150公里以下车型取消补贴,续航150公里至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大幅下调约20%到50%不等。如此一来,定位城市微行电动车的知豆汽车尴尬了。据悉,知豆D2的续航为155公里,补贴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有统计称,知豆D2在今年4月的销量还有4188辆,同比增长12.91%。而到了7月,同款车型销量仅为345辆,同比下降90.91%。 据记者了解,除了北京的知豆智信,知豆在兰州等生产基地的员工也出现了讨要工资等情况,而且最近一期的宁波总部基地租金缴纳也一度出现延期。 原本基于城市特性和消费者特性设计的商业模式,竟输给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一大笔补贴被大幅削减或取消,对于当前资金依赖度仍然极高的企业来说,无疑打击至深。以知豆D2为例,2017年,每辆D2能获得补贴3.6万元,过渡期后只能获得1.65万元的补贴,而知豆2018款D2乐享版厂方指导价也只有4.98万元。补贴被“腰斩”无疑使得高度依赖补贴政策的知豆失去了价格优势,继而没了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