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人才生态 宁波跻身全国10强

    宁波留住人才优势最大

    不错的收入是吸引年轻人的第一步,而房价是留下他们的关键。从房价购买压力这一指标来看,宁波在城市人才生态排名前十城市中排名第一,相比北上广深乃至杭州,宁波房价购买压力最轻,如果仅从置业这一关键指标来看,宁波留住人才的优势最大。

    猎聘人才研究院资深专家张春琴也拿数据印证了这一点。

    她介绍说,猎聘每年会基于四千多万中高端人才的职场数据以及在服务的五十多万家企业的需求数据来出人才报告,报告会涵盖人才画像、人才薪酬、人才供需、人才流动在内的一些维度,猎聘人才研究院资深专家张春琴介绍说,正是基于这些数据的积累,他们会做实时的监控,定期做盘点。

    数据显示,2018年1~6月,宁波市人才净流动率是非常高,达到了8.46%,这是个什么概念?可以横向比较一下,这一数据在全国所有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杭州同期的10点%,这说明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很高的。

    再来看宁波的筹备人才,发现宁波人才素质比较高,本科以上人才占70%以上,其中本科生60%,研究生占11%点多。从年龄结构来看,宁波市25岁到35岁的人才达到了65%,有非常年轻的人才群体。

    “基于宁波经济实力和政府的扶持、人才储备以及流动率,在一段时间内宁波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会比较持续,一直会有人才的净流入。总结来看,宁波产业环境对人才吸引会有持续的吸引力。”张春琴说。

    人才创新生态可圈可点

    在人才创新生态分榜单中,宁波同样表现不俗,以4.8跻身全国10强,同样位居全国第七,其余9强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天津、长沙、城都和合肥。

    从前10强看,北京和上海分数十分接近,北京在留创园数量和授权专利数量上均排名第一。深圳虽然排第三名,但创新能力始终是其腾飞的引擎,当地政府支持人才创新,科研财政支出占比达9.6%,仅次于合肥,授权专利数也达9.4万件,仅次于北京。

    而杭州作为冲进前五的唯一新一线城市,人才创新生态表现十分均衡。杭州的留创园数量排第三,院士工作站数量排第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人才引进的成果。分析宁波的人才生态可以发现,其科研财政支出占比4.4%,排名第九;院士工作站数量排第七;留创园数量排第四;授权专利数量排第八,仅人才政策声量排名第二十一。这说明宁波近几年的人才工作较为低调务实。

    宁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人才,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

    一般来说,星巴克80%的客户集中在高中生以上、4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星巴克在某个地方开得越多,说明该城市核心人群聚集越多,中青年群体越集中。

    以星巴克门店数量为例,上海687家,北京306家,杭州201家,深圳153家……在这个“星巴克算法”之中,大体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商业竞争力和消费活力。根据网络数据,星巴克在宁波开店数量刚好到100家,和武汉一样,并列第8位。

    星巴克门店数量短时间内大幅增长,意味着涌入宁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除了星巴克,苹果公司也用真金白银的投入认可了宁波的消费活力。2017年,他们在浙江的第三家店开在宁波的天一广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浙江走出杭州。

    “没有一座城市是完美的。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份报告释放出积极信号,促进城市决策层更加关注人才和城市的生态关系,让两者相融互促、和谐共进。”柳荣军说。

    ■相关新闻

    “独角兽”需要怎样的人才生态?

    在昨天的“风起大会”主旨论坛上,有一个“杭甬双城记——共话人才生态建设的圆桌论坛”,邀请了宁波两家知名单打冠军企业和隔壁城市杭州的两家独角兽企业,还有国内知名的人才平台猎聘,共话人才生态建设。

    对新经济要有包容度

    “独角兽是熬出来的。”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宗孺说。在他看来,营商环境很重要,对企业本身来说,研发是必须具备的,没有领先的技术,没办法说服自己的客户,就没有后面的故事。

    古北电子科技以智能家居为突破点做物联网的平台,2012年开始做时,这个行业根本不是风口,2015年、2016年因为资本寒冬死了一大批智能硬件公司。“2017年,人工智能、智能音箱、智能交互,风口又回来了,当时身边的企业都没了,我们就成了独角兽。”刘宗孺说。

    “杭州对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极大的包容度,这就造成很多创新企业会选择杭州。”来自杭州的点我达公关总监洪富城也表达同样的感受,他认为成为独角兽关键因素,总结来看有三点:前瞻性的判断、核心竞争力和效率。

    在效率方面,他分享了一个例子。在他们公司有个很兴趣的现象,所有的高管没有独立办公室,大家都坐在同一个房间里工作,CEO迫于日常接待有个办公室,但员工有需要随时可以用他的办公室来工作,这是管理效率,降低了很多沟通成本。

    作为宁波知名单打冠军企业,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走到现在的?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金亚东总结了两个字:苦干!“做高科技科研制造业没有窍门,就是踏踏实实投入研发,不断完善工艺生产,满足客户的要求。”他介绍说,公司的光学反射膜,2013年投产一直到2017年,五年时间研发了31代产品,现在产品性能远超日本,“三星下一代智能光学反射膜都是用我们公司的,因为我们便宜,质量又好。”

    金亚东说,企业发展要不停地研发、投钱,没有好的机制和人才队伍,做不起来。

    宁波亟需打造独特的城市名片

    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人才生态,宁波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

    “不要再低调,把城市名片推广出去。”刘宗孺认为,杭州吸引这么多人很大的原因就是“杭州”这两个字,人家觉得去杭州是非常美的城市,创业环境又很好,他建议,一定要做精准营销。

    在洪富城看来,杭州也好、宁波也好,对创业的服务已经很细化了,可以在个性化人才引进方面更推进一步。如企业需要一些特殊人才,通过企业很难挖掘,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个性化的人才支持。

    猎聘人才研究院资深专家张春琴提出,政府可以给企业具体人才引进方向给于指引,比如做人才地图、人才白皮书等,政府可以投入一些数据调研或者是借助市场力量,把海外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尽量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做。

    方太集团文化总监蔡江南认为要有差异化和生态化。他称,城市都有人才意识,宁波一定要把自己独特的差异定下来,杭州已经有互联网这个名片,宁波的名片是什么?宁波不仅有出口,还有制造和文化,需要找到差异,要让宁波有很强的辨识度。在生态化方面,他提出,城市不能有短板,生态是环环相扣的,这意味着人才生态某一个环节不能太离谱,要有一个完善的生态。

    作为一位在宁波创业已有10年的企业家,金亚东对宁波人才生态的感触会更深:这些年来,宁波的引才氛围越来越好,特别希望这些政策可以延续下去,时间长了,人才质量一定可以从量变到质变,宁波一定会达到杭州这个水平,成为高科技的国内国外人才集聚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