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 打造肝胆胰外科高地

争取三年内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记者 房伟 通讯员 张林霞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这是压在肝胆胰外科头上的“三座大山”。由于历史原因,宁波普外科特别是肝胆胰外科发展较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宁波的病人只能转往上海、杭州。

    但近年来,随着我市肝胆胰外科的发展,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肝移植手术、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切除等部分高难度腔镜手术水平已走在了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用到优质医疗资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肝胆胰外科发展,5月8日上午,宁波市医疗卫生品牌学科“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在李惠利东部医院正式成立并启动。该诊疗中心以肝胆胰外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消化内科、放化疗科等4个临床专科为主体,并联合影像科、病理中心等辅助学科。

    1 年均手术超3000例 临床诊疗水平已和全国一流医院同专业拉齐

    “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现开设床位150张,共有临床医疗和科研人员32人,其中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名,副高14名,多位医师曾先后在美国、日本、英国等著名大学留学或研修,梯队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诊疗中心首席专家陆才德告诉记者。

    2001年,陆才德教授因人才引进从浙二医院来到宁波市李惠利医院,独立成功实施了市首例肝移植手术,开展了大量不仅填补多项宁波外科学史上空白,也代表国内、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难度肝胆胰外科手术,并一步一步在宁波培养了一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的肝移植队伍。

    为了能让宁波老百姓在“家门口”接受最好的治疗,陆才德和团队一起开展临床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成功克服了肝移植等许多难关,主刀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236例,其中近2年实施的70余例肝移植中,术后30天的死亡率为0,手术成功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客观说,宁波市肝胆胰疾病的诊疗水平近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肝移植和复杂疑难的肝胆胰肿瘤手术,或是腹腔镜肝胆胰手术,都已走在省内和全国的前列。”陆才徳向记者表示,在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外科诊疗上,李惠利东部医院肝胆胰外科已与全国一流医院同专业水平拉齐。

    据介绍,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现已能开展肝移植和各种复杂疑难肝胆胰外科手术,常规开展腹腔镜下各种肝胆外科和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各类高难度腹腔镜肝胆胰手术,技术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消化内镜能开展各种消化系疾病的常规内镜诊治,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内镜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和肝移植术后狭窄的ERCP治疗,胰腺肿瘤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宁波市处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近3年年均手术例次超过3000例,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近40%。其中,年均完成肝脏手术300余例,其中肝癌切除手术占50%以上,年均完成胆囊癌、肝门胆管癌等复杂胆道肿瘤手术50余例,年均完成各种类型胰腺手术100余例,年均完成腔镜下各类肝切除100余例,同时还具备综合应用肿瘤射频消融和介入等多种治疗手段的能力。

    2 受诸多原因限制 原创新成果缺乏品牌认知亟需提高

    据了解,受地缘、平台及强大医学教育背景缺乏等限制,我市肝胆胰疾病诊疗体系和省内外知名高校医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科研和教育上,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申请困难,科研体系缺乏或不健全,实验室缺乏或很不完善。”陆才徳说。

    陆才徳告诉记者,目前学科最大的短板是省部以上课题少或无,原创性成果缺乏,高质量论文产出困难,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作为品牌学科还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导致相当部分的肝胆胰疾病患者舍近就远,到杭州、上海就诊,耗费时间精力,更增加就医成本,部分患者甚至因此延误病情。”

    此外,陆才徳表示,肝胆胰肿瘤的治疗已从既往单一外科手术转变为手术切除结合其他如放化疗等的综合治疗,介入、射频和内镜在治疗中日益重要。现代医学发展在日趋专科化同时,呼唤和要求建立以系统疾病为中心,整合相关学科技术力量和资源的综合诊治体系。“在这种形势下,打造融合多学科背景、具有国内影响的一流品牌学科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势在必行。”

    陆才德向记者表示,宁波建设以肝胆胰外科为主的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可以让宁波及浙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并可占领学科建设的制高点,为下一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请打下基础,也可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为推动宁波整体医学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3 通过三年努力 力争进入省内第一方阵

    陆才徳告诉记者,李惠利东部医院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3年的努力,在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方面进入省内第一方阵,达到省内和国内先进,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市外患者比例力争超过20%,在5家实力强大的省级综合性医院中预期综合排名确保前4,力争前3位,肝移植保持前2位。”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和符合移植标准肝癌的有效手段,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衡量医院和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陆才徳说,中心将进一步扩大供体来源,力争在移植数量上每年递增10%,2020年超过50例,进入全国移植医院前20位,保持省内第3位(公立第2),肝移植围手术期(术后30天内)死亡率降到2%以下,总1、3、5年存活率分别达到95%、85%和75%,肝移植质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陆才徳透露,中心还将建立陈肇隆院士工作站,并与市妇儿医院内外儿科合作,实现10岁以下小儿肝移植零的突破,并进一步开展亲体肝移植。

    而在科研建设方面,要针对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炼课题,争出原创性成果。“为此,我们首先要重建宁波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为临床研究提供基本条件,其次要规范和完善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同时依托宁波大学医学院,继续完善外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为临床科研提供人才基础。”

    陆才徳表示,结合学科主攻方向,力争3年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在完成现有项目基础上新增8项,进入省内医院同专业科研第一方阵。

    陆才徳还透露,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以内部培育为主,适当引进外部学有专长的创新人才,“我们将培养4—6名第一层次人才,要求临床上掌握相应专业复杂疑难手术技术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能力,每人年手术量要超过200例,3年内每人至少获批省级及以上课题1项和SCI论文2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