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严瑾 前几天,一篇标题为《再见了,代购!再见了,微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这篇热门文章讨论的话题,便是8月31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这部法律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全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电商法》明确界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和“电商平台”的定义和责任范围。根据规定,微商、代购、C2C将被视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受到进一步监管。 《电商法》出台,是否真的意味着微商、代购即将“凉凉”?消费者和从业者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熟人代购买到假货,不只是尴尬 小九是一名“90后”女孩。在她的朋友圈,时不时会有人发布海外代购信息。服饰、箱包、化妆品……那些去美国、澳洲、欧洲、日韩旅游、留学和出差的好友,总会有几位准备做一点“代购”的小买卖。以至于小九一打开朋友圈,就会觉得“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好看”,忍不住想“买买买”。 没想到前不久,她却通过代购买到了“假货”! 小九买的“小辣椒”口红是近年来热门的色号,但到手时候,发现它和正版相比非常容易掉色,质量与价格不对等。 小九找的代购方是她的大学校友,对方自称在国外旅行,没想到熟人也会出现“翻车”。资金损失事小,但想到对熟人的信任被无端辜负,还是会有些不开心。 因为购买时的转账、交易全在微信聊天记录里完成,想找对方理论,又担心一旦被对方拉黑便“有理说不清”。即使想投诉,也没有申诉的平台,“只能吃哑巴亏”。 既然投诉无门,为什么小九还会选择微商代购呢?“因为有的东西在周围没有专卖店。我喜欢的几个潮牌,很难同时在一家店里买到。代购能在我提出需要后,直接帮我带回来,很方便。”小九说。 小九认为,如果新出台的电商法可以规范微商代购中货物质量参差不齐的乱象,自然是个好消息。 据小九透露,她的朋友圈里,除了一些业余兼职代购,或是回国顺手帮朋友捎点东西的学生和旅客,还有一些人在海外做全职代购,甚至还会把海外百货商店的热门新品买到“断货”。那么《电商法》一来,这些生意还会好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