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乐享 360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琴为生

    记者 王心怡

    提到钢琴,所有人都无法避开郎朗这个名字。

    郎朗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压抑的童年。但在他和他身边人看来,形容词应该是“高密度”。父亲是郎朗成功路上的通关密码,但在教育上的高压也曾令二人冲突矛盾不断。

    指挥家西蒙·拉特曾对现在的郎朗解读说,幼年的努力让郎朗没能度过一个闲适的童年,如今的郎朗热衷于音乐教育,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是在努力弥补他童年时失去的欢乐,以及普及一种正确的教育观。

    同时,他也认为,郎朗的故事具有着普遍性,“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有一个类似的童年。”

    在这点上,毛慧无法否定,因为在她长达二十多年的练琴生涯里,“苦练”和“难熬”是始终都无法避开的关键词。

    学琴

    毛慧的第一架琴是雅马哈牌的电子琴,1984年的宁波还没有卖。

    那时候,父母带着只有5岁的毛慧去上海走亲戚、逛商场,毛慧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架电子琴看,手拍上去还能传来好听的声音,她想,“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父母对这个独生女也是真的宠溺,花了好几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这架电子琴,“他们俩当时工资也就三十多块钱一个月,而我印象中的电子琴要八九百的样子。”

    八九百,当时已经是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能“挤”出来的最大一笔支出了。

    但父母从给女儿买下电子琴到包括后来的十多个年头里,始终都没动过让毛慧以此为生的念头,朴实的他们总觉得,这是女儿感兴趣的东西,女儿既然喜欢,那么就买给她吧。毛慧八九岁时,他们让女儿从电子琴转到钢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其实百年前,宁波就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宁波北仑的木工师傅去上海洋人办的琴行打工,偷学了钢琴调律和修造技术,然后自己开琴行,带出了一批学徒。行业内甚至都有“凡是购买钢琴、请人调律都得和宁波人打交道”的说法。后来,宁波还出了不少活跃在乐坛或执教于各音乐院校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前有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李名强等,后有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宁波钢琴奶奶”的林元宁。

    学钢琴前,父母带着毛慧拜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林元宁,可林老太太瞅了一眼毛慧的手便将她拒之门外,她说:“孩子的手小,不适合弹琴。”毛慧不懂,手小的人为什么就弹不了琴了呢?电子琴都练的好好的,为什么就练不了钢琴呢?

    越是被拒绝的东西越有吸引力,毛慧哀求着母亲,四处求人报班学钢琴。

    林老太太的话其实是没错的,手小带来的苦头,毛慧没过多久便吃到了。一般来说,手大的人跨起“哆来咪发梭拉西哆”一个八度来会比较容易,像毛慧这样手小的人,往往大拇指落到“哆”音,小拇指最多只能落到“西”音,所以,别人练三五分钟就完事了,她一段时间里每天几个小时里,练的都是大小拇指横跨完整八度的一个落键动作。

    毛慧坦言,练钢琴的日子是极尽枯燥的,每天雷打不动的2个小时时间里就是弹,一刻不停地弹,放假了练的时间还要再久点,每天得练足4到5个小时。不过,她也说,车尼尔的849号曲其实能算是钢琴学习中的一道分水岭,“它能筛掉那些毅力不好、基础不好的人,迈过了这道坎,你才能真正算是两只脚都踏进钢琴门了。”

    教琴

    父母至始至终都没让毛慧凭借钢琴养家糊口,反倒是她自己,在大二时候,当家教上门教小朋友,或是在咖啡吧弹弹琴,零花钱赚着赚着,某个瞬间她觉得,以钢琴为生也还不错。

    更重要的,在教小朋友的时候,她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弹琴,一手弹主旋律,一手弹伴奏,两手的强弱力度势必要有区别,这就好比唱一首歌,伴奏的声音盖过了人声怎么行?”

    她自己弹的时候往往没察觉,可一教别人,端着旁观者清的姿态,主次不分的毛病就被放大了——小朋友犯的问题,其实她也在犯。

    所以,一直以来,毛慧都秉承着教学相长的理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毕业后,她回到宁波开了一家艺术类的培训学校,她自己教钢琴,又聘请了其他老师教吉他、舞蹈、小提琴等科目。她聘人,首先看的是老师自身技艺合格与否,“艺术类培训市场其实是良莠不齐的,很多只学了两三年、能弹个几首曲子的人收徒做老师,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误人子弟。”

    毛慧认为,学艺术,必须得有把自己渗透进这门技艺的过程,且只有苦修别无他法。

    今年暑假她就碰上一个孩子,钢琴考级准备的曲目完全错误,原来,教这个孩子的老师根本没有备考的经验,一年半的学习也打了水漂,孩子和家人心急如焚,无奈找上了毛慧。

    接手并不是一张白纸的孩子,难度更甚于以往,这意味着,此前一年半里孩子养成的习惯、学到的知识全部翻篇重来,毛慧便从最初的手形、手指抬动、手指站立等基本功着手,一点一点地抠,“对孩子、对家长、对老师来说,这个过程的难熬毫不亚于把手指骨打断重新接一遍。”

    可必须得迎难而上,不能让病痛成为顽疾,是毛慧所坚持的。

    钢琴教学的书本中,至少有三四十本书的谱子,毛慧烂熟于心,甚至能做到别人随便挑一首曲子弹,她在不看谱的情况下,当即指出别人弹错的地方。这背后,是她将琴练到血液中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始是爱,但并不好,练着练着才成了正儿八经的爱好。”

    对于想要了解的职业,她提到了外贸相关的行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