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2版:乐享 360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怀何物

    记者 王心怡

    往往,大学生毕业做社区工作者,刚开始会饱含激情地投入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雨打之后,难免会抱怨,碍于这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苦撑下来——情怀这个东西消化完了之后,不大想再继续坚持。

    对于王蔷来说,是反着来的。图这一行干着稳定,她成为了一名江北区白沙街道白沙社区的职业社工,几个年头下来,情怀反倒油然而生,愈发浓烈。

    可情怀何物?恐怕得王蔷自己个儿来说。

    本职

    父母为王蔷取下一个“蔷”字,大抵是希望她能如蔷薇般娉娉婷婷、温婉可人,但她却更喜欢别人叫她“蔷哥”,自己也渐渐活成了雷厉风行的女汉子模样。

    社区工作者的活说白了就是一盘“大杂烩”,没点体力还干不下来。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被分了“线”,像民政救助线上的,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老年人、退伍军人的人头都要熟络下来,他们生什么病,家庭状况怎么样,在哪里居住等信息都要实时掌握,像公共卫生线上的,健康教育、危房排查、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事也要一应承担。

    王蔷在公共卫生这条线上,足足“跑”了六年。

    白沙社区老小区是真的老,用王蔷的话来说就是,楼道没有防盗门,也没有灯,晚上进出两眼一抹黑,最疯狂的还是整幢楼的牛皮癣,有段日子她天天泡在弄堂里,不是铲就是涂,“跟刷鸡蛋饼没两样”。

    有个叫砖桥巷的老小区,329户人家至今为止都没有个物业,这便意味着,物业要做的事得王蔷他们几个人接过去,通下水道、打扫卫生、擦拭楼道、修理电线,几乎没有什么不管的。不夸张地说,329户人家,哪家碰上事了,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势必是,“找蔷哥。”

    年年冬天,风裹挟着甬江湿冷的水汽不断内灌,江边的砖桥巷,凡是人能走的地方,都凝结上了薄薄一层冰晶,滑的人两腿直打颤。为了防止居民进出滑到,王蔷和同事几个人总要备上200个麻袋铺在过道上,每次十六七个麻袋扶墙走过去,弯腰铺好再从麻袋上走回来,即使再小心,磕着碰着也是常有的,50米的路足足铺了两个小时。

    老小区多,住的老年人也多。王蔷仍记得有个老太太蹲坐在马路边上大哭的场景——周遭人来车往,看到老太太顶多也是瞄一眼,很少有人会驻足问一句“老太太您怎么了?”

    看王蔷疾步过来,老太太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般,一个劲儿地攥着她的衣角不肯放,原来老太太是出门倒垃圾找不见回家路了,也说不清自己究竟住在那幢楼几零几。

    王蔷安抚住老太太,边走边回忆,直到老太太说出“那栋楼有个平台,平台下面一直转弯就是我家”,王蔷了然,她对这儿太熟了,是铲了多少次牛皮癣,扫了多少吨垃圾才练就的“烂熟于心”。

    爱心

    王蔷的情怀,还外延到了本职工作之外。

    2014年,江北区组织“五八”红十字周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王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从登记的那天起,她的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每当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干细胞捐献的消息,她就会想自己能否捐献的事,总期盼着也能有那么一天,为救别人的生命捐献干细胞,总在冥冥之中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为拯救生命而不断牵动。

    这一天,仅仅过了一年多,幸运之神就眷顾于她。2015年8月31日,从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传来消息:王蔷的HLA分型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当工作人员问她愿不愿意时,王蔷答应得没有丝毫犹豫。

    王蔷知道自己比较瘦弱,要捐髓救人,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于是,她给自己立下“军令状”:早晨跑步,晚上健身,加强营养,调整起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与时间赛跑,让捐献成功!

    然而,患者因体重远远高于捐献者,为保护捐献者,中止捐献,这让王蔷“耿耿于怀”,一直惦念着捐献的事儿。

    2016年,她与一名5岁的女孩直接高分辨配型成功。好事多磨,王蔷9月26日刚献过血,按照有关规定,献血后起码三个月以后才能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可患儿身体状况很差,需要紧急捐献。

    王蔷心急如焚,时刻牵挂着那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天天担心小患者能不能撑过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中止捐献?幸运的是,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传来消息,她的造血干细胞将于2017年1月4日捐献。

    2016年12月30日,王蔷进入浙江省中医院后,就开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但第二天就出现了强烈的身体反应,浑身没有力气,一些部位还伴着酸痛。她没担心自己,只是不停地问医生:“会不会影响捐献?”

    五天后,她静静地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当两支采血针头分别扎进她的左右臂静脉,血液从中缓缓流出的时候,她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王蔷顺利捐献了13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

    去年生日那天,正在开党员培训会议的王蔷,收到一个最好的生日礼物——照片里,小女孩长出了头发,笑脸嫣然,目光盈盈。她怔了半晌后,全然顾不上自己还在开会,握着边上同事的手,涕泗横流地哭了一通。

    时至今日,当初为了锻炼体质养成的跑马习惯倒是深深烙印在了她的身上,每天不跑几公里浑身难受,而宁波地区或者周边其他城市只要有马拉松赛事,也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和贴在她胸前的那行字: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

    她想告诉别人的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捐献的队伍。

    对于想要了解的职业,她提到了钢琴教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