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江涛 摄 |
记者 薛智谊 通讯员 张爱国 实习生 叶静 朱晨冉 “甬黔延情 你我同行”。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天上午,全市2018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在宁波报业传媒大厦中庭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挥中心(服务中心)、中国社会扶贫网线下展示平台(以下简称“指挥中心”)揭牌亮相,成为我市推动、宣传、服务、交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工作平台。 今年,我市全面启动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东西部帮扶项目178个,重点安排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安排财政援助资金4.5亿元,将惠及贫困群众4.7万户次、12万人次。 有家企业捐款1000万元 “落叶在空中盘旋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大树感恩大地对她的滋养……”随着宁波与视频中的黔西南州、延边州的学生代表朗诵《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童声响起,全市2018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 延边州、丽水市在甬挂职干部,黔西南安龙班学生,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区县(市)扶贫系统工作人员,志愿者团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扶贫日主题活动。 活动中,宁波市总工会、团市委、宁波市妇联、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和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现场分别捐款840万元、658万元、414万元、1000万元和200万元。 其中,逸盛石化在延边投资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不久后将开工,可带动汪清县7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团市委在两州发起的“牵手行动”,每年将为黔西南州1400名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和延边州400名孤儿和贫困学生捐赠营养晚餐。 市民当场认领“微心愿” 在活动现场,大屏幕上展示了黔西南和延边州的3位困难群众的微心愿:一位是需要煤气罐,一位是需要电磁炉、电压力锅,一位是需要电磁炉、电饭锅。微心愿刚展示出来,台下的市民就纷纷举手认领,三位市民上台“抢”走了这三个微心愿。 “这只是3个微心愿,目前中国社会扶贫网已经收集到宁波对口地区近万个微心愿。”主持人介绍说,满足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并不难,他们的心愿不过是需要一床过冬的棉被、轮椅、一袋大米或是电磁炉……市民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或下载中国社会扶贫网APP,来认领心愿,为贫困群众送去爱心与暖意。 活动中,挂职黔西南州普安县副县长的方健作为扶贫干部代表上台发言。当主持人问起他“抢”茶树的故事时,他简短地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今年4月,以茶树脱贫的浙江安吉黄杜村的20名党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示愿意向贫困地区捐赠1500万株茶苗。方健获悉后连夜准备气象、土壤等资料,第二天就去联系,以诚恳之心打动了安吉黄杜村的村干部,他们决定将1500万株“感恩”茶苗中的600万株送到普安。“我们估算,这些茶树苗能种2000亩,可以带动2577名贫困户脱贫。”方健说,10月22日,从浙江安吉送去的“白叶一号”,将在普安县地瓜镇特地开辟出来的基地举办首种仪式。 方健只是挂职干部中的一名代表。今年4月,宁波有74名挂职干部、人才分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吉林省延边州。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扶贫工作累累硕果。 东西部扶贫工作新窗口亮相 当天,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挥中心揭牌。指挥中心坐落于宁波报业传媒大厦东北角一楼,由市经合局(市对口支援办)主办、甬派传媒联合筹办。指挥中心总面积为280平方米,设有展示厅、指挥作战室、中国社会扶贫网线下展示平台、爱心工作室、洽谈室(挂职干部之家)、特色产品展示共六个板块,主要有指挥作战、推介发布、宣传展示、社会帮扶、交流联络等多项功能,全面展示了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就,以更大的力度助推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早在1996年,三面临海的宁波与全域皆山的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结亲”,打响了对口帮扶第一枪。一直以来,宁波用真心、真情、真策书写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传奇。2016年,宁波再担重任,全面启动对延边州的对口帮扶。 指挥中心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方式,梳理了黔西南州和延边州这两个宁波重点对口帮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环境等基本情况,和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回顾了二十多年宁波对口帮扶的工作历程和特色亮点。 除了承担宣传展示的窗口,这里更是一个我市对口地区工作的“指挥部”和“作战室”。指挥中心特别设立了“爱心工作室”,借力广大的爱心人士,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这里还将成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接交流产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的新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