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观察家 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位宁波赴延边挂职干部捐2.1万元助学

    2018年8月25日 延边州珲春市 晴

    今年,吉林省慈善总会发起了“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宁波驻延边帮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决定发动全体挂职干部参与助学活动。短短一天,19位挂职干部就捐款2.1万元。

    带着全体挂职干部的诚挚爱心,工作队领队娄国闻带领我们一早便出发去龙井、珲春看望贫困学子。

    首站,我们来到龙井的小李家。小李是朝鲜族女孩,父母离异,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今年5月,她爸爸因病离世,欠下一大笔债务。

    小李的奶奶不停用朝鲜族语招呼我们进屋,虽然她听不懂我们的话。延边州教育局的同志给我们做起了翻译,说明来意。小李的奶奶一个劲地双手合揖,表示感谢。小李的奶奶对从未出过远门的孙女去郑州上学甚是担心,不停地念叨着太远了。我们唯有劝慰老人放心安心,相信小李能照顾好自己,能学会独立生活,并请老人在家能保重身体、颐养天年,让在外学习的孙女放心。娄国闻向小李转交了助学款,对其考入高校表示祝贺,希望她到校后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多与奶奶联系。

    小李也向大家表示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要赶下一程,我们留下联系方式,匆匆告别小李及她奶奶。

    第二站是中朝俄边境城市珲春。小郭、小兰是我们的资助对象。

    小郭是个很自强的女孩。一见到她,一起来的杨阿姨就一个劲地夸她:上次在“圆梦大学”励志会上,她还作为代表上台发了言。

    来到小郭家,只见小郭的妈妈坐在炕上,带着久病的倦意,轻声地招呼我们围炕而坐。我们简单说明来意,小郭的妈妈就禁不住抽泣起来。小郭一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小郭的妈妈为养育小郭,白天做保姆、晚上当服务员,租住低矮破旧平房。直至前几年申请到政府廉租房才有了今天稍有点样的家。然好景不长,小郭的妈妈前年突发脑梗,治疗后还是留下了一侧偏瘫,生活勉强能自理,但一下失去了生活来源,还需负担每天必要的药费支出。一想起这些,小郭的妈妈就哽咽得更厉害,小郭也含泪帮妈妈递着纸巾。我们也湿了眼眶。我们让小郭的妈妈养好身体,争取早日康复,也相信小郭的成长会给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我们将给小郭多些资助,叮嘱她在学校好好学习,继续保持好的学习劲头;也让她多锻炼身体,发挥自身特长,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提升自我能力。

    最后一位资助对象是小兰。我们到访时,她来小区外接我们。她身材细瘦,手臂像两根柴棍。原来小兰自小父母离异,与父亲相依为命,但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无法照顾她、教育她。她独自居住在廉租房中,靠微薄的低保补助维持生计,饿了多以方便面充饥,因此造成身体发育明显迟缓。

    我们到访时,小兰的妈妈也过来与我们见了面。离婚后,她的生活也十分拮据。小兰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个性腼腆文弱,但小兰对自己选择大学学英语专业却很有想法。她虽是个汉族女孩,却一直在朝鲜族学校学习,能说一口流利的朝鲜语,而报考英语专业,是因为她想在外交事业上有所作为。我们衷心希望小兰进入大学后,在起居饮食方面更有保障,生活更有规律,身体能强壮起来,心情能开朗起来。

    返程后,娄国闻又联系了爱心企业,落实了她们的后续生活费……

    日记撰写人:赵鹏程

    宁波市经合局综合调研处副处长,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延边州帮扶工作队专职工作人员,延边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