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财富 宁波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吃“窝边草”的兔子和千亿规模“口粮”

    见习记者 史旻

    吕高云还是最喜欢用“技术男”来标榜自己。

    大学毕业后,吕高云就扎根在了宁波的“数字世界”中。他是宁波最早一批从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软件开发的从业者,2005年凭着这个技术开始为浙江造船行业的智能制造管理服务,本想进一步投入研发,向更为广阔的军工领域和东南亚市场进军,奈何碰上了金融危机,所有合作开始举步维艰、停滞不前。

    那时,他还与浙江纺织纺织服装学院合作设立了软件研发中心同时兼任学院信息技术专业老师,于是在学院领导“兔子可以吃吃窝边草”的启发之下,吕高云开启了他对服装纺织行业的探索之旅。

    而就在去年,吕高云掌舵的宁波创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收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

    这只“兔子”当年在准备探出头前,不过是想挨过那段灰暗的时光,谁知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一片创业大草原。

    1 从1到无限大

    软件信息技术的创业万变不离其宗,吕高云手上有着核心的互联网+行业平台搭建技术,凭借着“技术男”的思维,投入对新行业的观察并非难事,更何况是在宁波这片纺织服装市场遍地开花的土壤上,对于问题的发现无疑更为敏锐、直观。

    他了解到,宁波著名的针织品集散市场爵溪,不到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400多家针织企业。在那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针织品被运往世界各地,也因种种缘由,有成千上万的成品滞留当地。

    这些滞留品,或者说是厂家的废弃品被一些小贩收走叫卖,价格低廉到无法想象,但是能脱手的也只是十分之一二。

    这个著名的针织城只是服装纺织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

    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敏锐的吕高云隐隐感到这个问题必然有文章可做。于是他积极走访了宁波区域内的一些中小型纺织服装厂,并利用行业人脉优势,和学院内的老师专家虚心探讨,了解越多,吕高云的内心就越不平静。

    “这个渠道实在太长了!”吕高云感慨道。

    一件成衣的诞生从棉花种植到化纤生产再到纺织印染等等,这些渠道上的中小企能享受到的利润都是以件记数的。而随着服装市场区分越来越细,人们对于泛纺织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偏爱愈显,过去依靠接批量代工订单运营模式的小微企业将更加艰难。这就造成了大企业囤库存浪费加剧,小企业没有优质订单,生存艰难的处境。

    然而,这在吕高云看来都是可以解决的,中间缺的就是一个“枢纽”——中间件行业云平台。

    他认为,市场细分对于下游工厂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订单能在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积累大量数据,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建设一个大数据库把这些订单进行收集展示,既能帮助上游厂家判断趋势,又能帮助下游厂家销库存,实现客户需求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供需对接。这就有了宁波纺织服装云平台的雏形。

    “宁波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6万余家,年产服装15亿件,产值1200多亿元,这个平台做起来,这些企业都能参与其中。”吕高云的兴奋溢于言表。

    但是现实往往比想象得骨感,更何况是在复杂的代码世界。

    在软件开发从业者中,有一句笑谈:每一个被BUG缠身的程序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