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乐骁立 日前,宁波市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一同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宁波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增速快于全国0.4个百分点。但从三季度的增速来看,较半年度的7.8%与一季度的7.6%均有所趋缓。 如何看待GDP增速放缓?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与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方建新博士对相关数据做了解读。 GDP增速为何有所趋缓? 宁波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了下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基数原因。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随着基数提高,导致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趋缓。 二是从三次产业发展来看,主要受二产增速趋缓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减少约0.5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受部分大企业拉动作用减弱影响,增加值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由正转负,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增速与上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约0.14个百分点。 基本面仍然平稳向好 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尽管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的增速有所波动,但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总体稳健。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9%,比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特别是,营利性服务业贡献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升,交通运输、商品贸易增势良好。工业增速有所趋缓,主要是受个别大企业影响,但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是相关指标数据匹配度较好。用“克强经济学”的指标衡量——首先,工业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其次,交通货运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货运量增长15.9%,货运周转量增长32.8%,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也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同时,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达83.5%,比上半年1.1个百分点,有84.7%企业认为生产能力发挥程度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 此外,我市新动能加快培育,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新产品方面,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1.3%,新产品产值率31.7%;新产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7%、27.4%、23.4%、17.6%、17.1%、17.1%%和11.6%,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新业态方面,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21.8%。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6376.7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4106.6亿元,增长11.7%,出口占全国份额的3.46%,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 0.17个百分点,进口2270.1亿元,增长20.0%。 今年GDP破万亿志在必得 方建新很笃定地表示,今年宁波GDP超过万亿已经是必然事件。去年宁波GDP只差150多亿元就达万亿,只要实际增长率为正,今年就能超万亿元(一般有2%左右的价格指数波动)。正常情况下,预计今年宁波GDP总量在10500亿元至11000亿元之间。 方建新表示,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看,宁波经济运行总体平稳,7.1%的增长率不算太低。而且三季报中有几项提振信心的内容:一是消费升级提速,文化旅游、健康、教育等服务消费增长较快;二是城乡居民收支平稳增长;三是商品贸易增长较快,特别是批发业增长较快;四是消费价格指数保持低位。 从上述几项指标看,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保持稳定较高水平,能够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只要有国内需求的支撑,即使外需有较大变动,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是最大的信心点。 目前,长三角强二线城市中,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均发布了详细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南京也公开了GDP数据。从GDP增速看,宁波与其他城市基本保持在相同区间内,规上工业、进出口贸易增速排名居中,社会零售消费增速则居前,但在投资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方建新提醒,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增长强劲存在抢单出货的情况,预计四季度外贸增速会有所下降,而真正的风险将在明年出现。明年元旦之后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25%将使宁波70%以上的外贸企业遭受严重影响,加税商品很难再做下去。对此,我们必须做出应有的准备。此外,虚拟经济带来的风险,宁波同样应高度重视和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