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凌琳 国研中心东海研究院研究员 管如镜 从黑天鹅到灰犀牛,资本市场动荡令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倍受当前市场关注。 昨天,火热出炉的《宁波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17》在对宁波资本市场全面扫描分析的同时,首次对辖区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宁波各家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年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的能力一览无遗。 这份年度报告由宁波大学、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宁波分所、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光大证券浙江分公司、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 1 2017年宁波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亮眼,新增18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历年之最,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3家,排名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前十名。 从规模上看,2017年宁波73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114.12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15737.46亿元,5家公司入选2017中国市值500强。 然而在飞速扩容的同时,“宁波板块”平均市值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仅处于中游。 截至2017年底,全国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163.31亿元,宁波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97.45亿元,约为全国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的59.67%。 不仅如此,宁波也低于全省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约为浙江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的85.40%。而随着2018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整体下滑,宁波上市公司的整体市值相比全国及浙江占比进一步下滑,仅为1.11%和14.74%。 宁波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为215.58亿元,平均总资产规模居全省第一。民营企业居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已不能完全解释这一差距。 《宁波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17》编委会主任、宁波大学邱妘教授告诉记者,宁波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大于市值,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市场对企业发展的增速预期不高,因此给的估值比较低,这在一些传统产业领域比较常见。 在2017年宁波39家拟上市公司涵盖15个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家),汽车制造业(6家)、通用设备制造业(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家),门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相比之下,杭州拟上市的83家企业行业门类更为丰富,除金融和制造业外,还涵盖物流、电子商务、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三维成像、新能源科技、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行业。 自2017年以来到今年三季度,证监会支持代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企业上市、融资。两年来,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生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大幅攀升,其中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接近80%。 不论是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还是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邱妘认为,宁波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待进一步引导,让更多优质企业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便利,如此才能对资本对人才形成了较为显著的聚集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