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行为与观念 |
记者 严瑾 A 年轻人更愿意为“文化和格调”买单 代际之间的差异,和性别差异相比,有增无减。在这次调查中,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即我们常说的“90后、95后”,也明显表现出了和“80后”“70后”的差别:他们更愿意为产品的设计和独特性买单、也更容易受社交媒体影响。 其中,30岁以下的群体中,有55%表示会注重产品的“设计美观”,而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同时,“在决定就餐地点前先看一眼大众点评”,也是一部分年轻人的日常习惯。本次调查里选择购买“有独特的合作款”的参与者中,有一半人群年龄在30岁以下。 作为佐证的是,不论收入水平如何,有超过半数的30岁以下年轻人会愿意“为产品的文化和格调买单”。同时,使用蚂蚁花呗、信用卡等借贷平台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虽然部分花呗使用者表示,自己用这一软件的目的单纯是享受更多折扣,但也可想而知,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表示自己“花的远比赚的多”,的确存在一部分超前消费的情形。 这部分30岁以下年轻群体的“买买买”的实力如何?据调查,他们月收入不足1万元的占了80%左右,月均支出也大多不超过8000元。他们中,还有七成反映“房租、房贷压力在5%以下”。 于是,我们将看到一些充满个性化消费的宁波青年人:初出象牙塔的他们有了一定的收入,且尚未背负成家立业、买房生娃的社会压力,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消费为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买单。 关于年轻消费人群的研究,《第一财经周刊》曾出过一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报告指出“与喜欢的东西合作联名”会使超过三分之一的90后加深对品牌的好感度。为什么联名合作在本次调查中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吸引力?是抽样的局限,还是因为宁波的90后即使是面对喜欢的IP,也会理性地权衡一番,大概要留给今后的研究了。 ■代表人物 阿灵,女,90后,事业单位员工 “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宁波工作了,现在和父母住在一起。要说我消费的东西,一个是周末会和朋友出去吃饭,因为我们都比较喜欢日本文化,所以会先看一眼大众点评,然后选一家口碑不错、人均消费100元左右的日料店。还有就是,我喜欢买Lolita裙子——这是一种沿袭欧洲风格,在日本传播开的小众服装。我也会买其他小众的东西,以前玩过COSPLAY,现在会买二次元人物的周边、喜欢的明星出的光碟,一年也会在一款抽卡类手游里充值大约1000元。但是我不会什么都买、什么都‘氪’,花钱都会在自己能承受的价位内。至于其他穿的和用的的开销,我觉得还是要理性消费,不会做‘月光族’。对于化妆品,我会觉得一些平价的品牌就足够用了;对于日常的服装,我也不会特别认牌子,价格在二三百元的就可以了。总之,在理性消费的前提下,我愿意为我的兴趣爱好花钱。要说生活在宁波缺什么的话,文化类的消费确实有待提高。我和朋友周末出去玩时,除了电影院、桌游吧之类的地方外,再想不到其他可以逛、可以玩的地方了。” B 仅9%男性在“穿”上开支占比较高 不同性别的人群,在消费上有什么区别?当问及“一年的开销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时,男性和女性在“吃、住、教育、文化”方面上的回答并没有显著区别,却在“穿”上大相径庭。仅有9%的男性参与者表示,会在“穿”上投入不少开销,而女性高达44%。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男性的开支比女性更高一些。 这一方面折射出性别分工的不同,即男性的工作生活有更多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宁波都市女性在穿着打扮上投入的意愿,也反映了符合人们印象的“她经济”购买力。不过,反过来我们不禁要问,男性相对于女性较低的穿着支出,是否意味着这部分市场尚有巨大的潜力呢?面向男性消费人群的“他经济”,也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兴市场。 在消费习惯上,是直奔目标按图索骥,还是随意逛街一时兴起,也能看出一些微妙的性别差异。有57%男性表示,“我的消费通常目的性很明确”,而持同样看法的女性仅为43%,相反,表示“我的消费往往随机发生”的人群中,则更多的是女性。 另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宁波的男性参与者中有43%表示,他们将开支主要花在了家人身上,还有15%连日常的消费支出也交给家人来决定。而选择这两项的女性比例则相对较少。同时,调查还显示,在31岁~40岁的男性中,有74%承担着一定的房贷压力。可以说,这部分中青年宁波男性为家庭的收入和大件支出真是“操碎了心”,甚至一部分人还交出了日常消费的“财政大权”。 这一部分都市中年或青年男性,也许在商家看来,并不是购物的主力军,甚至他们可能也自认为“没有太多物质上的需求”。可是,这究竟是没有需求,还是因为“有需求,但没有合适的地点,和充足的时间”呢…… ■代表人物 老应,男,70后,专业技术人员 “要问我消费问题?我没有代表性,因为我平时几乎不消费——家里的日常开销基本由我夫人决定,而我自己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考虑买东西的事。我知道的是,家里每个月要还房贷,每年还要花2万元~3万元供孩子上补习班。至于我个人的消费,除了吃饭、油费、话费,大概就是偶尔上淘宝买二三百元的衣服了。总之,我还是感觉宁波没啥值得消费的地方,都不够吸引人,缺乏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