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观察家 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不同人群有何不同消费观?

    C 月入超过1.5万元后 盈余的钱怎么花?

    “贫富差距大。”正如一位读者留言所说,在宁波,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也会在消费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在“今年开销占比最高的部分”中,月入15000元以上的人群仅有不到40%勾选了“吃”项,而其他群体选择“吃”的比例均超过了一半,这简直是对“恩格尔系数”最好的注解了。这一群体与平均水平间的差异程度,也远比其他收入区间大。

    于是,我们不禁对这部分月入15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产生了好奇:他们都会把钱花在哪里呢?首先,我们发现,这一部分人群里几乎每位参与者都有过境外消费的经历。除了远超平均水平的旅行度假比例外,还有36%的人有过供子女出国留学、游学的经历。因此,在问及如何购买进口商品时,他们中有八成选择了“自己出境购买”。也就是说,他们往返境外的频率和消费的规模,相对其他收入人群有明显增加。

    这部分人群在消费观念上,也与平均水平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日常消费中,他们对价格因素、实用性的追求要低于平均水平,也说明中高收入者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更低。同时,他们对产品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又表现出了极大的追求。面向高收入群体的品牌与产品,看来得在文化与精神方面多做些文章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假设有足够的资金,您愿意在哪些方面消费”的问题中,有5位月入超过15000元的参与者,不约而同地勾选了“其他”,并明确指出想要“投资”,还有一位指出,想“投资固定资产”。

    即使月入超过15000元,依然会有不少大件消费缩减开支的情形。可见在宁波,“财务自由”的门槛远比这个数字要高。高收入和低收入的两极,在这次调查中尚看不到。

    ■代表人物

    小张,男,80后,公司职员

    “我和妻子每月都要还房贷,但我们的公积金能覆盖这一部分。所以,现在我每个月赚的钱中,有四成可以盈余。为什么不拿这部分钱消费呢?一方面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教育我,既要开源也要节流;另一方面,我感觉自己对食物之类的生理需求已经不那么强烈了,至于穿的和用的,舒适实用就可以,我们也不需要靠衣服来撑门面。至于孩子的教育开支,我们将心比心,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假设有足够的资金,我也会想先存着,考虑以后投资买房再用。我以前投资过股票,但现在股市的情形非常不妙。在看不清近期明确的投资方向时,我宁愿先持币观望,等有了好的投资机会时再出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