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上资金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
调仓换股 24日盘面“沪强深弱”格局的背后同样可以看到,北上资金偏好正在发生分化。数据显示,虽然北上资金24日整体上净流入,但沪股通与深股通出现分歧,沪股通净流入21.14亿元,深股通则净流出6.43亿元。 继周二大跌7.40%后,24日贵州茅台再度收跌,伊利股份午后跳水跌超7%。放量大跌的伊利股份背后同样有北上资金深度参与。 从沪股通、深股通前10大成交活跃股来看,本周以来,共有27只个股现身前10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其中15只活跃股期间处于净买入状态,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35.48亿元。中国平安(6.59亿元)、招商银行(6.55亿元)、伊利股份(6.32亿元)、中信证券(2.66亿元)、中国国旅(2.42亿元)、平安银行(1.54亿元)、中兴通讯(1.46亿元)、兴业银行(1.44亿元)、格力电器(1.38亿元)、立讯精密(1.16亿元)和建设银行(1.13亿元)等期间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居前,均在1亿元以上,绝大部分是蓝筹股。 而12只活跃股期间处于净卖出状态,其中,恒瑞医药(12.99亿元)、海螺水泥(9.37亿元)、海康威视(9.02亿元)、贵州茅台(8.83亿元)、洋河股份(2.92亿元)、三花智控(2.35亿元)、五粮液(1.932亿元)和中国石化(1.931亿元)等个股期间北上资金合计净卖出额居前,均在1亿元以上。 从行业分布情况可见,以银行和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已成为近期北上资金重点布局的领域,而以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则未受青睐。 在上述15只获得北上资金净买入的个股中,本周有13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中信证券、万科A、立讯精密、中兴通讯、中国国旅等个股期间涨幅均超4%,尽显强势。 截至10月23日,10月北上资金持股数量上升的个股占陆股通标的股票总数的49%,马钢股份、中国联通、伊利股份持仓数量增量最大;持股数量下降的个股占31%,中国石化、海康威视、农业银行的持股数量减少最多;另有20%的个股持仓量未发生改变。 川财证券表示,当前大金融中的保险、券商、银行等低估值蓝筹股业绩改善的确定性较高。其中,保险业绩稳定上行,四季度面临估值切换的推动,且受政策鼓励进行股权投资的刺激。而券商板块则主要受益于并购重组的鼓励、9月业绩环比大幅上行等支撑。 分析人士表示,北上资金重新积极布局A股无疑显示出其对中长线投资机会的认可,加仓具备一定防御属性的大金融板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北上资金出于“安全第一”的现实打算。由此可见,场内情绪仍是掣肘市场反弹高度的一大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