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乐享 360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

    记者 王心怡

    时间退回到黄晓莉高二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放弃学了八年的绘画吧,搞艺术养不活自己。

    彼时,没有几分家底学艺术其实是自讨苦吃,而以黄晓莉的家境来说,已经不太能够支撑她再继续绘画了,况且她打心底里还是认同“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这句话的。

    后来的事想必你也料到了,黄晓莉还是回到了艺术的路子,以另外一种“皮具设计师”的方式。

    “乌托邦”时光

    2012年是黄晓莉不长的人生里极其折腾又无趣的一年。这一年里,她做过采购、前台,又当过翻译、文案,“但很难有一份工作超过3个月。”

    做什么都不得劲,碰运气似地,她不断寻找究竟什么职业是适合自己的,直到2012年底干了平面设计这份工作,深藏内心的艺术细胞被唤醒。她说,如果后来没有遇见皮具,平面设计可能便是她的最终归宿了。

    2013年逐渐接触皮革工艺起,她好像有点“找到感觉”。

    “直到我花一个下午专注缝制一个包,才找到那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感。”黄晓莉把这种“安定感”,解释为之前朝九晚五工作中不曾得到满足且一直在寻找的精神世界,与2012一整年的“跌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针脚虽然蹩脚,但黄晓莉依旧笃定相信这是一件她可以做一辈子的事,即使很多前辈质疑过她——你确定要靠皮具过活吗?

    对于这个问题,黄晓莉当时其实是没有把握的,只是朝着冥冥中闪烁的光芒踱步靠近。为此,她再次辞职,只身一人来到被艺术家们称为“人间乌托邦”的地方——江西景德镇。

    在那儿,她与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师们在一栋旧式工厂改造的公寓里共同生活,可以说,每天叫醒她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一群拥有良好审美品位的年轻人,一批几十年做一件事的老手艺人,他们对喜爱的事物尤为执着,借助不同艺术载体,表达同一之美,被黄晓莉后来称之为“景德镇精神”。

    “乌托邦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甚至以物换物,我拿自己手工做的包和别人做的陶瓷交换,在最原始质朴的状态下,艺术相契,互相启迪。”黄晓莉明白,这段景德镇时光无疑够得上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存在,很多年后,她再也没有踏上过这片江西红土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她怕物是人非打破刻骨铭心的美”。

    但是,黄晓莉把这种源于土地的厚重美转变为灵感,为家乡独家定制了一个“宁波”系列手工皮具,表面采用手工雕刻波纹,传达出一种“海定则波宁”的旷然之感。

    核心竞争力

    2015年7月,黄晓莉全职投入“皮革之旅”,以“mimeme谜因手工皮具设计工作室”主理人的身份,设计、参展、售卖,“Mimeme,是希腊文,发音ming,音译谜因,含义是文化基因。”

    也就是说,她希望自己在传承手工艺文化时,也能更好地推陈出新。

    “做出一个包不难,但做好却很难。”裁皮、打孔、缝线、打磨,这些都是说得上来的简单工序,但要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考究,靠日积月累的手感积累,更要研究国内外大师级作品。

    尤其是缝线,通过线迹平整度、力道,基本一眼便能识别是新手还是老手。“我们说线迹要均匀,均匀这两个字其实是很虚的概念,到底什么样的线迹才是均匀呢?说不出来,只有你练了百遍、千遍、万遍,练出了肌肉记忆后,线迹会自己告诉你何为均匀二字。”

    此外,她还保持着1天8小时制作,2至3小时学习的工作频率,从大量的走秀、绘画、美术馆、博物馆等各类展览等艺术形式去汲取灵感。只要出街,她把眼光停留在人们手中的每一个包上,用挑剔的眼光分解包型结构。

    黄晓莉至今还记得自己卖出的第一个原创手工包的模样——木柄手拎皮包。淘宝跳出来这个订单时,她的心也随即悬到嗓子眼,想的却是——“莫不是骗子?”战战兢兢缝制完,发货过去后又怕被退货,最终收到了“很特别”的评价。

    对当时的黄晓莉来说,这句短小精悍的话语更像是一种暖心的鼓励,自信心正是在一次次他人的认可中积累起来的。当然,现在的她已然不太需要通过一两句淘宝评价来证明自己了,因为宁波天一书房、宁波博物馆、苏州诚品书店、北京798都有谜因作品上架,杭州麒麟文创园区也将为谜因开辟区域,展示作品。

    可当订单越来越多,沉浸于手艺的自我取悦逐渐变成了一种纷繁重复的体力劳动时,黄晓莉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时间不应该在日复一日做同一系列作品中被白白消耗掉,于是,她一狠心,砍掉了淘宝店里最畅销的“朱砂痣”系列,这个系列曾创下单款月销100+的纪录,一度是工作室的经济来源之一。

    如今回想起来,她笑言“这个行为的不成熟”,但始终也没后悔过,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皮革染色工艺。

    染色可以让皮料产生附加值,能让每一件成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她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尝试了市面上能见得到的皮革染色工艺后,研发了独属于自己的染色工艺——具备一定的可控性、艺术感,又能达到量产效果。

    某种意义上说,她把“原创设计”和“独家工艺”拿捏在左右手,视为工作室的两个核心竞争力,其实也是“匠心”的另一番生动诠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