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玉刚等“保险界十三太保”1939年于昆明榆园西楼合影。 |
记者 徐文燕 在宁波江北区老外滩延伸段上,有一幢4000平方米的建筑,这幢4层楼的白色建筑就是中国保险博物馆的所在。 今年年底,中国保险博物馆将对外开放。中国保险博物馆落成后,宁波市民就可一览中国保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宁波拥有160多年的保险发展历史,曾创造了中国保险史上的多个第一。宁波作为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早在1854年,宁波商人就签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份航海保险合同。从初创国内保险公司的朱葆三到民国保险时期“大腕”宋汉章,从船王包玉刚到中共地下党人林震峰,可谓众星云集,耀人眼目。 正如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姚蓓军所说,宁波浓厚的保险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了宁波人血液里的保险基因,也因此,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在这里起航。作为宁波保险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保险博物馆在这里扎根。 1.老一代宁波帮的保险经 细心的宁波人会发现,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立有一块石碑,碑文名为《宝顺轮船始末》,碑文详尽地介绍了购买“宝顺”轮的来历、经过和“宝顺”轮的最终结局。 宁波民族保险业的萌芽,正源于这艘“宝顺”货轮。 咸丰时期,由于黄河溃决,海盗抢劫商船频繁,在木帆船护航无效的形势下,政府和几位宁波商人向英国购买了名为“宝顺”号的蒸汽机动铁壳轮船。购置“宝顺”轮所耗费用按年运量从船政收入中抽成,官商各负其半,以期共保航海安全,这种做法符合保险原理。 1864年,宁波成为最早开办保险业务的口岸。1875年,上海保险招商局在宁波设立分局,开办船舶和货运保险业务,由宁波轮船招商局代理,这是由国人集资在宁波开办的第一家保险机构。 到了20世纪初,朱葆三、卢绪章等为代表的“宁波帮”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批民族保险公司,给更多的宁波帮商人投身保险业埋下了伏笔。 一批宁波帮商人转型为职业保险人,以上海为基地,创办中国首家再保险公司,以及“四联分保办事处”、大上海分保集团、华联产物保险公司等机构,组建船舶保险联合会等,在国内保险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宁波帮对保险业颇有经营之道。如朱葆三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的华兴水火保险公司,除有良好的治理结构、代理机构外,还非常重视对外的宣传推广,其推出的广告中详细记录了负责人、经营实力、经营内容等。而且,以华商保险的爱国之情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他还发起了中国保险史上第一家华商保险业同业公会组织——“华商火险公会”,用以抗衡洋商的“上海火险公会”。 宋汉章发起的中国保险公司在成立初期,以经营火险为主,与其他公司竞争激烈,公司基本上无利可图。宋汉章大胆创新,率先开办了纱险、茧子险、奶牛险、电梯险、柜窗玻璃险等创新险种。而他诚实守信的保险经营之道也一直流传至今。当时,荣毅仁家族的一个纺纱厂投保了意外保险,很不幸发生了火灾。如果全部赔偿要200万银元,可是宋汉章当时只有250万银元的资本。尽管如此,宋汉章依然派人主动前往事发地核实损失,一分不少全额赔偿。 包玉刚是世人公推的世界船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抗战时期中国保险界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国民政府号召工厂内迁。考虑内迁工厂物资运输的安全,中央信托局开办陆地兵险。包玉刚时任中央信托局保险部职员,他当时与其他十二名同行组成了一支办理陆地兵险的骨干团体,成为当时保险业有名的“十三太保”。战时陆地兵险由于办法简明,费率合理,在业务经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卢绪章是中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广大华行(今华润集团)和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今民安保险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 卢绪章可谓商界奇才,善于另辟蹊径。他发现苏联的商品价值不菲,迅速拿到许可证独家代理苏联的药品和白报纸,利润丰厚。他目光远大,在1944年就把广大华行的生意从重庆转移至上海,并在美国设立广大华行美国分行,开展国际贸易。 新中国成立后,卢绪章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贸干部。1984年,卢绪章受邓小平委托到家乡宁波帮助对外开放工作,先后被聘为浙江省、宁波市政府顾问、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首任会长。卢绪章利用海外关系多、声望高的优势,为发动“宁波帮”、开发宁波港、加快宁波开放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