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逐梦40年·综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亲历者

    记者 乐骁立

    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其不可替代性,1978~2018的中国,是最不可能重复的。

    在中国的东南一隅,一座商埠小城也在这40年中,不断破茧成蝶。一群群宁波人在这时代的洪流中,劈波斩浪,奋楫前行。有的出身草莽、坚韧进取,有的务实低调、聪明睿智;有的声名鹊起、飞黄腾达。而更多的人就像你我一样,尽管默默无闻,却为身处这样一个波澜壮阔、充满变化时代而庆幸。

    如同电影《兄弟连》的最后,孙子问爷爷:“你是英雄吗?”

    爷爷回答:“不,但我跟英雄一起战斗过。”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

    1.“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1978年北岛《岗位》

    1978年1月3日,杭州西子宾馆。四路人马汇聚一堂,他们分别来自国家计委、交通部、上海市以及浙江省的领导,讨论的话题是,上海宝钢建成后,这座现代化大型钢铁厂迫切需要在上海附近建一个能够直靠10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港口。

    最后,北仑港以其无可匹敌的天然优势胜出。

    就这样,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宁波,再一次以大海的名义开启了一段创世纪般的发展历程。正如诗人北岛在当年写下的诗句:“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多年后,关于北仑有了一段耳熟能详的方言民谣:“不能讲(北仑港),不能去(北仑区),讲不去(江北区),还是去(海曙区)。”

    来自全球的货物最终汇聚于此。

    而此时乡镇企业的大戏也在悄然启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两个对于未来产业深刻变革的文件,宣布解禁农村工商业、家庭副业和集贸市场。又过了4个月,760万知青返乡当月,中央又迅速批复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

    1981年,李如成作为返乡知青在镇上的社队企业青春服装厂做了一名裁缝。在那之前,李如成一直在雅渡村支农,每天重复着田间劳作。

    农闲时,他最爱看的是鲁迅的小说,在《狂人日记》里,他看到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从来如此,便对吗?”他在心中默念,他想要改变。

    1982年春节,一位在沈阳的老乡回宁波拜年时,无意中提到自己所在的辽源经编厂有大批卖不出去的库存面料,想在南方找个加工点,制成成衣销售出去。

    就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让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李如成当即决定去趟东北。

    到了沈阳,他豁出命来2天喝了5顿大酒,真的把12吨面料加工的大单带回了宁波。5个月后,加工的任务如期完成,这个单子挣了20万元。

    这年年底,头号功臣李如成被选为青春服装厂的厂长。

    此后,青春服装厂与沈阳那家服装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工人月工资从20元涨到72元。

    当时,国家松动价格管制、开放部分商品定价权已是大势所趋。这一改变,为货物的流通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带来了可能性。

    在鄞县、江北、余姚、慈溪,乡镇企业以烈火燎原之势已发不可收拾。

    1984年,王文鉴带着几个高中生,从银行借了6万元,在余姚创办了余姚县第二光学仪器厂。

    也是在那一年,象山的周辞美签下专业承包协议书,挑起了西周无线电塑料件加工厂的“烂摊子”。

    那年年底,储吉旺在宁海县工商局如愿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过完年,一块“宁海县塑料九厂”的招牌被挂在了用毛竹和油毛毡搭建的简陋工棚前。

    那一年,在中国大地上,王石、柳传志、张瑞敏也相继创业。于是,1984年被称为“公司元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