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更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镇海以大鹏展翅之势迅猛发展。 40年间,镇海区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产业等优势,工业从量变到质变,走过了“镇海加工”到“镇海制造”再到“镇海创造”的发展历程;服务业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6亿元;农业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3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5亿元,增长19倍。生态建设方面,镇海区交出了“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优异答卷;城乡建设方面,镇海区主动接轨宁波市区域战略发展,全面拉开城区框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区面积持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率达到81%,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形象初显;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民生保障,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比1978年的196元增长了16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82元,比1978年的295元增长了200倍,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40年来,镇海区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而最为亮眼的是,镇海区实现了发展动力从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现了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方面的弯道超车。 记者 朱一诺 通讯员 石全 中官路:见证镇海科技蝶变 “北有中关村,南有中官路”,2016年5月,镇海区内一条绵延6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在“双创”的号角声中昂首崛起,发出新时代强音,为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官路”有“高中状元”之意,古代曾是镇海到城区的唯一官道。自1983年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诞生,到14年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落地,再到2010年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这条古时无数秀才、举人走过的道路,百年来如磁石一般不断吸引着八方人才。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等商界巨子,尽显“敢为天下先”的“宁波帮”本色。 2015年4月,大学科技园打出“宁波慧谷”的品牌,“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品牌的识别度,另一方面,是希望向美国硅谷、武汉光谷等世界一流的创业创新高地看齐,并赋予品牌更多的价值和内涵。”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5月,镇海区委、区政府作出开发建设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的战略决策。按照产业高新化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要求,这条崭新的双创大街聚焦设计、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随着平台能级的持续跃升,更多实力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花来。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在新建不久的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展厅内,石墨烯在新能源、电子信息、功能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能展露无疑。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挂牌起,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已成立20多个针对不同领域的研究事业部,孵化了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柔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实验室成果转向了产业化。 今年5月,宁波腾讯云产业基地在园区落户,基地以云计算技术、平台系统集成为核心,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为全国范围内企业提供平台服务,同时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建设模型。宁波腾讯云产业基地是腾讯集团全国首个在工业领域的腾讯云产业基地,这个贴上了“腾讯”金标签的基地,将为宁波智能经济发展和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添上别样色彩。 如今,大街核心区集聚了宁波启迪科技园、腾讯云产业基地、码隆科技智慧纺织服装全球总部、创维中官路“双智双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