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逐梦40年·潮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祖楣:湾底村的“第一牛人”

下应湾底村天宫庄园牌楼。俞忠魁 摄

    见习记者 朱一诺

    宁波鄞东平原上,那个曾经食不足以饱腹的湾底村,如今既是区、市、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全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也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领头雁”。

    沧海桑田大半个世纪,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正是他,与历史的脉搏共跳跃,带领着走投无路的湾底村涅槃重生。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吴祖楣入党的第四十年,还是他在湾底村当村干部的第四十年。谈笑风生间,吴祖楣将这四十年来的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1979年,提出“穷则思变”;1993年,提出“创业万岁”;2001年,提出“人民第一”。

    讲述人:吴祖楣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党委书记

    1.穷则思变

    曾经,湾底村全村不过1000多人,村里的路又窄又弯,泥泞不堪,一直以种田为生的村民穷得响叮当。

    当时,我们这个被称为“七弯八弯弯到底就是”“有女不嫁烂眼村”的小村子,用一个“穷”字足以形容。

    1972年夏天,当地遭遇大旱,村里晚稻歉收,亩产只有260斤左右。1976年,又遭烂春,蔬菜大多烂死在田里,水稻大量减产,满眼苍茫。

    天灾将村民们的生活进一步逼上绝境,看着村民们辛勤劳作却依然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现状,我心痛不已。

    1979年,我33岁,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当时,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全国上下百废待兴,人民燃起新的希望,我也充满了斗志,在生产队仓库的墙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从科学种田开始。为了摆脱贫困,我开始不断请教农科专家,翻书自学农业生产技术,村里也成立了科技组,机耕、灌溉、脱粒及防治病虫害开始机械化和电气化。

    想吃饱饭的决心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在全村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粮食亩产比原来提高了一两百公斤。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也深知仅仅靠农业发展,不足以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于是我将目光瞄准到了发展村办企业上。

    1982年,我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的三家企业都不过是二三十人的小厂子,手工作坊规模极小,一年的效益总共不过3万元。对于那时既是厂长,又是书记,还是推销员的我来说,肩上的担子也沉重得不得了,但为了全村的发展,我知道自己必须扛住。

    哪里有路我就往哪走,风风火火闯九州。

    那时候,没有动车高铁,更坐不起飞机,我背着个编织袋,往里头装上样品和方便面,提一个塑料桶,灌上自己冲好的橘子水,在隆隆作响的、拥挤的绿皮火车里站着度过十几个小时,去全国各地拉业务、推销。

    到了陌生的城市,我或是等到后半夜,住到暂停营业的浴室里,或是花5块钱到防空洞里,钻进一条不知道有多少人盖过的被子里将就一晚。如今回想起来,那条被子的复杂味道我依然记忆犹新。

    转眼到了1989年,湾底村建立了首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的宁波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钻头、锉刀等工具,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试着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国。

    刚开始跑外贸公司,自然是处处碰壁。有一次,为了把我们厂生产的钻头推荐给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我在宁波和杭州之间坐火车,来来回回跑了7趟。记得第一次去时,我身穿中山装,脚踩解放鞋,全身上下透着土气,直愣愣地摸进公司里找负责人。而当时,负责人正在和别人谈话,把我晾在了一边。等到他闲下来搭理我,只看了一眼,就说道:“这个产品不对,拿回去重新做。”因为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外贸公司之一,我不能放弃。就这样,来来回回数次返工,其间的辛苦难以言表,等到最后顺利谈下生意时,大家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我们也不错过每一场广交会,还自己带着样品跑国外。那个时期,我就是靠着书籍和“社会大学”教给我的经验,摸索着前进的。

    如今,天工公司的产品已经发展到20个大类、100多个品种,其中98%以上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达到了全国同行前列。这也是令我们全村骄傲的成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