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湾区经济该如何发力? 宁波湾区经济的未来在哪里?下一步,宁波湾区经济该如何发力? 邵波提出了四方面构想:第一,区域协同,主要包括沪甬直联、杭甬一体、甬舟同城、甬台融合、甬义联通五方面;第二,聚焦前湾新区,整合重要园区和产业平台;第三,打造湾区智能制造与科创平台;第四,保护修复海岸带。 吴璟桉说,湾区经济发展有三条核心规律。 第一,临港经济和港口发展的互动规律。发展好交通指向、原料指向、出口指向、集聚指向四种产业类型。 第二,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互为表里的规律。“湾区一开始发展是靠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港口、海岸线等初级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成本也不断上升,这就迫使区域发展到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发展高级的生产要素。如人才集聚、分工细化、产业组织、商业机会等。因此,我们建议从大项目到产业链,到产业集群,到制造业基地,发挥先天初级生产要素的同时,进一步通过政策市场手段来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吴璟桉解释道。 第三,产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互为支撑的规律。吴璟桉说,产城融合要兼顾好人的经济价值追求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研究中他们发现,社会设施、生活设施、商业设施的不足也会影响区域的发展。 “宁波发展湾区经济,要把握这三条核心规律。”吴璟桉说。 在战略层面上,吴璟桉强调从长三角、沪杭甬、宁波周边三条主线思考和把握发展战略。“要把握长三角和杭州湾圈层的维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大局,为将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成为‘智造湾区’贡献力量。” “从全球看,高科技创新型产业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大势所趋;从区域看,浙江大湾区计划明确将创新智慧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宁波看,大杭州湾制造业集群庞大,宁波制造能力尤为突出,因此宁波有潜力为智造湾区发挥作用。” 此外,吴璟桉还以弓箭为喻,生动形容了宁波与周边都市圈层的关系。“在地图上,我国沿海经济带就像一把弓,长江像一支箭,上海就处于弓和箭的交汇点上。类似的,从经济角度来理解,义甬舟大通道就是这样一支箭,宁波都市圈海岸空间则相当于是这样一把弓。”因此他认为,宁波也要强化与金华(义乌)开放贸易功能的协同与共建,强化与温台的产业协同和休闲共享,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商贸物流、港航服务、临港工业以及海洋经济产业,成为带动宁波周边发展的“增长极”。 湾区城市如何合理分工? 上海、杭州、宁波作为杭州湾的三大核心城市,应当如何合理分工?宁波应当在其中做些什么? 吴璟桉说:“从三大城市总的定位分工来看,上海起一个全面引领的作用,杭州创新服务软实力比较强,宁波智造转化上有非常大的空间潜力。”他从开放湾区、创新湾区、生态湾区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了三个城市的分工。 首先是开放湾区。上海是一个交通枢纽,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是国际金融中心;杭州交通是空港枢纽,贸易是综合性电子商务,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中心;宁波在交通方面是全球海港枢纽,货物贸易功能非常强,金融方面是港口、航运金融市场空间非常大。 其次是创新湾区。上海是全球在打造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心;杭州是智慧技术支持中心,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宁波是智能制造生产示范区,包括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家电、人工智能等。 再次是生态湾区。上海保护长江口、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东海湿地;杭州保护钱塘江口、江海湿地;宁波保护杭州湾沿海生态、保护山海空间格局。 吴璟桉认为,从湾区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宁波目前处在工业经济阶段,并且在转型升级;杭州处于服务经济阶段;上海处在服务经济向创新经济提升阶段。那么,想要转型升级,宁波应当发展哪些产业?从湾区经济的产业分工来看,世界级的湾区大多不同程度地呈现大制造、大物流、大贸易、大资金、大休闲五大产业形态。吴璟桉认为,宁波可以对标世界三大湾区,汲取经验,也从这五大产业业态出发进行发展。 第一,大制造产业形态。以东京湾区为例,东京拥有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共六大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并构成了鲜明的功能分工体系,集中了包括钢铁、有色冶金、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产业地带之一。从宁波自身来看,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数字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提升。 第二,大贸易产业形态。从新加坡的情况看,新加坡实施的“特许石油贸易商”(AOT)和“特许国际贸易商”(AIT)计划,实施10%的优惠税率。新加坡原油现货交易金额占全球15%~20%,有50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和数百家中小型石油公司进行全天候的集散交易。过去20年,新加坡离岸贸易以15%的年综合增长率快速发展。从宁波自身看,宁波可围绕建设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发挥湾区对外交流优势,加快宁波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 第三,大物流形态。以鹿特丹港为例,物流是湾区经济向外辐射的基础,湾区港口是物流基地、枢纽和结点,也是物流企业的集群。世界湾区或港口发展大物流产业是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各国普遍重视在临港湾区经济中发展物流产业。从宁波自身看,可通过海铁联运建设、加快区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智慧物流及航运物流服务业。 第四,大资金形态。纽约湾区有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金融市场体系,也包含了证券、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的金融机构体系和辅助性的机构。从宁波自身看,宁波可以以建设国家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为抓手,服务于宁波湾区的主导产业和平台,重点发展保险金融、航运金融和海洋金融。 第五,大休闲的产业形态。粤港澳大湾区的滨海湾新区提出依托现在的优越生态环境,建设高端的生活圈,适应高水平创新人才流入,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新区要落实智慧湾区、宜居社区、主题景区的“三区理念”打造“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从宁波自身来看,可以以宁波文化、旅游、港口为基础,结合浙江大花园大湾区战略,重点发展旅游康养、文化创意、邮轮经济等湾区大休闲产业。 综上而言,吴璟桉初步总结了宁波湾区经济的未来在于把握湾区经济发展的三条核心规律;从长三角、沪杭甬、宁波周边三条主线思考和把握发展战略;立足开放湾区、创新湾区、生态湾区三大功能来理解沪杭甬城市的分工;着力发展宁波大制造、大贸易、大物流、大资金、大休闲等湾区产业。 宁波的三个湾区各有各的美丽,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宁波湾区的各项规划和建设也将逐步展开,为宁波城市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