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王斯佳 日本森纪念基金会城市战略研究所(MMF)近期发布《2018全球实力城市指数》报告,旨在综合评估全球主要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即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本和企业的综合实力)。研究从经济发展、研发创新、文化交流、居住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交通通达性等多个维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 与去年的评估结果相比,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5座城市的排名没有明显变化,仍然居于全球实力城市榜单领先地位。伦敦连续第7年被评为最具综合实力的城市。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北京和上海的综合实力排名却大幅下滑,北京从去年的第13名降至第23名,上海从去年第15名降至第26名,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拥有的先发优势释放已趋于缓慢。 研究发现,全球城市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各地城市正努力提升对于小型企业的包容性,中小企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提升能力日渐得到重视。其中,伦敦、纽约、东京、北京和香港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因而在经济实力指标上表现更优。 研发创新方面,伦敦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榜首,但波士顿、洛杉矶、纽约、旧金山、芝加哥5个美国城市都跻身前10名,这表明美国的城市在全球研发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亚洲国家城市对于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新加坡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城市,排名第4。 文化交流方面,综合评分较高的城市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文化互动能力,但是,每个城市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各不相同。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城市拥有大量的配套设施,包括创意活动环境、博物馆、剧院和音乐厅等,能为城市文化交流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因而后续在文化交流方面将有更多提升空间。 居住条件方面,全球最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这些城市在居民生活满意度、社会自由度,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得分一直较高。研究指出,在吸引商业和人才的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中,确保潜在居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工资水平,买得起足够的住房,是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通方面,国际直飞航班数量和航空旅客数量是判断城市交通通达性的重要指标。巴黎和伦敦在交通可达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亚洲主要港口城市和商业中心上海、香港、新加坡和首尔的国际货运交通实力明显。 城市综合实力取决于经济、文化交流、环境、交通等多方面功能的平衡发展,单一优势城市在全球竞争中极易呈现出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表现。
|